高流「沉浸式音響」獨步全台 演場會全館無死角

【南台音樂新聚落1】

文|楊政勳    攝影|林韋言
高流海音館有獨步全台的沉浸式音響系統,圖為旺福樂團於開幕演唱會演出。

新開幕的高雄流行音樂中心(簡稱高流),從計畫源起到啟用歷經18年,耗資近70億元,除了是南台灣流行⾳樂展演的核心場館,也肩負培育國內流行⾳樂⼈才、產業扶植串連的重任。

高流開幕這天,旺福、許富凱、熊仔等藝人輪番演出的「海音館」,是可容納3千到6千人的室內表演空間。以往在高雄舉辦演唱會,除了3千人以下的場館,就得跳級萬人以上的巨蛋,海音館補足中型場域不足的缺口,也建置全台唯一完整的沉浸式音響系統,高流執行長李欣芸表示,「任何座位都能聽到非常均勻的聲響,不用正對舞台也能享受最好的聲音。」

海音館可容納4千到6千人,補足中型場域不足的缺口。(翻攝高流FB)

高流副執行長丁度嵐認為,像海音館這樣的中型場館,是歌手很好的練功場合,對表演者來說,唱3千人以下的場館,跟唱萬人以上場館的「舞台控制力」完全不同,「當他站穩了4、5千人的場館,跳萬人就很快,所以這樣的中型場地很需要被支持。」

占地12公頃的高流園區,除了海音館,還有戶外表演場地「海風廣場」、產業社群空間「音浪塔」、複合型商業空間「珊瑚礁群」、獨立式展演空間「鯨魚堤岸」及千人室內演唱會空間「LIVE WAREHOUSE」。

高流夜晚燈光璀璨、景色迷人,是高雄港夜景新地標。(高雄市政府提供)

高流始於2003年行政院新十大建設「國際藝術及流行音樂中心」項目,2004年文化建設委員會(文化部前身)規劃籌建南、北「流行音樂中心」各一座。2009年行政院核定計畫,由⽂化部委託高雄市政府規劃興建。2011年完成國際競圖評選由西班牙團隊設計,2014年動土,前後歷時18年才正式啟用。

鏡週刊訂閱制上線,讓有價的閱聽成就更多優質文章,並獻上無廣告的閱讀環境,讓您盡情享受15類會員專屬內容,誠摯邀請您 立即加入

更多內容,歡迎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