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
2022.02.17 07:59 臺北時間

【鏡評】亞洲逐漸解封

疫情指揮官陳時中說:「台灣貿易立國,會優先考慮開放商務旅客入境。」將於元宵節後「考慮邊境鬆綁的措施」,極為嚴格的商務簽證將會放鬆。
疫情指揮官陳時中說:「台灣貿易立國,會優先考慮開放商務旅客入境。」將於元宵節後「考慮邊境鬆綁的措施」,極為嚴格的商務簽證將會放鬆。
除了中國與香港之外,亞洲各國逐漸放鬆邊境管制,轉向適當的「解封」政策,2022年的3月之後,我們將要逐步揮別新冠病毒的陰影,迎回陽光普照的好日子。
疫情指揮官陳時中在農曆長假後第一個工作日的記者會,透露將於元宵節(2月15日)後「考慮邊境鬆綁的措施」,極為嚴格的商務簽證將會放鬆,檢疫天數也可能從目前的14天縮短為10天,入境旅客在防疫旅館關7天後、再回家防疫3天;另外造成製造業哀鴻遍野的外勞管制,也將在元宵之後轉成第二階段,增加東南亞移工入台的名額。
還有一個觀察點,與民進黨政府關係良好的《自由時報》,上週五將瑞典丹麥結束防疫的新聞,放到了第三版。在整版都是反中護台新聞的第三版,斗大紅色的「結束防疫」標題特別醒目。內文除了瑞典,還強調英格蘭提前一個月取消防疫措施、美國紐約大多數室內公共場所不戴口罩,可以嗅出政府正在營造逐漸解封的氣氛。
謹慎退出令人窒息的封鎖,是今年世界各國防疫的主旋律,即使是鎖國最嚴厲的亞洲各國也不例外。人口與台灣相近的澳洲,宣布從2月21日起正式結束長達2年的邊境封鎖,澳洲總理莫里森在記者會說:「歡迎打了2劑疫苗的外國旅客重返澳洲。」泰國早在元月就宣布,發給任何國籍、完整接種疫苗的旅客免檢疫簽證,而越南也宣布在3月底全面開放國際旅遊,比原定的規劃提早了一個月。
過往與台灣觀光商務往來最密切的日本與韓國,最近都處於Omicron的高峰,日本還面臨國會改選、高齡選民偏好嚴加封鎖的政治壓力,不過日本政府也在準備放鬆措施,目前的管制到3月6日檢討,韓國則因為確診輕症太多,已經在成本效益的考量下,放棄用GPS監視確診者、降低篩檢門檻。
民情不同,台灣當然不可能像英國、美國、北歐等西方國家那樣開放,把防疫的選擇權交還給人民,但是我們也要讓百姓明瞭,防疫鎖國的代價極為沉重:企業斷絕實體商務往來,流失的訂單難以挽回;製造業缺工,不只人事成本大增,許多科技廠的擴張計畫,都放棄台灣,直接跑去泰國、印尼設廠;而短少了每年1千萬名國際旅客,觀光業連爬起來抗議的力量都沒有了。陳時中說:「台灣貿易立國,會優先考慮開放商務旅客入境。」不把企業逼到死角,台灣才有未來。
至於中國與香港,那不是我們參考的對象,中國今年還有20大的政治大戲,北京冬奧之後還有杭州亞運,他們還會繼續封著,台灣是面向國際的開放經濟體,解封不必搶頭香,卻也不能落於亞洲國家之後,我們期待,從3月到6月的這段時間,台灣能迎來解封的春風。
更新時間|2023.09.12 20:41 臺北時間

支持鏡週刊

小心意大意義
小額贊助鏡週刊!

每月 $79 元全站看到飽
暢享無廣告閱讀體驗

延伸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