娛樂
2022.10.16 05:58 臺北時間

疫情重創戲仍繼續演 果陀:撐著產業才不會潰散

疫情影響實體展演,圖為果陀劇場音樂劇《吻我吧娜娜》。(果陀劇場提供)
疫情影響實體展演,圖為果陀劇場音樂劇《吻我吧娜娜》。(果陀劇場提供)
疫情重創藝文產業,截至2021年,果陀劇場因疫情導致的票房損失至少達2千萬元。果陀劇場營運長葉向華表示,對果陀來說「戲一定要繼續演下去」,觀眾只要願意走進劇場就有戲可以看,「演出要一直在,人才不會跑掉,產業才不會潰散。」他也提出因應疫情的策略,希望更多觀眾回流劇場。
葉向華回憶,2020年台灣疫情控制得相當不錯,年底出現報復性消費,觀眾大量回流,「那一年果陀還不至於有太大的損傷,延期的戲劇也很快敲到檔期。」但2021年本土疫情遍地開花,啟動三級警戒,國內表演藝術節目暫停演出,「之前場館累積太多延檔的舞台劇,沒辦法在短時間釋放給我們檔期,很多戲都要延到今年才能演出,有種看不到盡頭的感覺。」
另一方面是觀眾的心態會受影響,「買了這張票,擔心演出突然被取消、延期,會開始觀望。」葉向華表示,後來雖然開放梅花座,但梅花座等於直接少掉5成的觀眾,是「演一場賠一場」,截至去年,果陀因疫情導致的票房損失至少達2千萬元,今年的狀況雖然比去年好,但要召喚觀眾走進劇場還是比疫情前辛苦許多。
雖然損失慘重,但葉向華指出,包括果陀劇場團長梁志民、執行長林靈玉都堅持「戲一定要繼續演下去」,「我們在這邊等你,等到安全了、放心了,你願意走進劇場,就有戲可以看。」他強調:「演出要一直在,人才不會跑掉,不管是行政人員還是演員,如果還可以靠著劇場吃飯,就不會跑去做其他事,產業才不會潰散。」
面對疫情,果陀也有應對策略,葉向華表示,其中之一就是思考許久的「線上演出」。疫情期間政府為了鼓勵藝文團隊持續演出,由文化部補助劇團,以直播或錄播方式舉辦線上售票演出,果陀《生命中最美好的5分鐘》去年8月成為台灣首部以線上直播演出的音樂劇,吸引海內外上千名觀眾欣賞。
《生命中最美好的5分鐘》去年曾以線上直播的形式演出。(果陀劇場提供)
「線上演出,不是把舞台劇拍下來放在網路播出就好。」葉向華舉例,《生命中最美好的5分鐘》線上演出有獨特的鳥瞰鏡頭,透過螢幕把表演呈現給觀眾,每個鏡位都需設計過,是專屬於線上的觀劇體驗。不少觀眾在線上看完《生命中最美好的5分鐘》後,反而會期待實體演出。他表示,未來如果有適合的劇目,會再嘗試線上演出,「讓線上輔助線下。」
另外,面對疫情,果陀除了持續開發大型劇目,未來也會投入更多心力製作中小型的演出,較容易在短時間內凝聚觀眾,減少營運壓力。葉向華表示,為了更長遠的打算,果陀已經開始企劃2024年、2025年的戲劇,「當倉庫準備好作品,應變較有餘力,才不會措手不急。」
更新時間|2023.09.12 20:44 臺北時間

支持鏡週刊

小心意大意義
小額贊助鏡週刊!

每月 $79 元全站看到飽
暢享無廣告閱讀體驗

延伸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