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2023.02.03 16:41 臺北時間

從小說到影視的奇幻旅程 《八尺門的辯護人》導演唐福睿談創作心路

《八尺門的辯護人》導演唐福睿於台北國際書展分享。(鏡文學提供)
《八尺門的辯護人》導演唐福睿於台北國際書展分享。(鏡文學提供)
《八尺門的辯護人》原著作者兼導演唐福睿今(3)日出席台北國際書展講座,以「從小說到影視:八尺門的辯護人之奇幻旅程」為題,和讀者分享創作歷程,文化部長史哲、文化部人文出版司長陳瑩芳、立法委員蘇巧慧等人均到場支持聆聽。《八尺門的辯護人》從移工遭受不平等待遇的故事出發,延伸出族群、語言、權力鬥爭的爭議,對此唐福睿表示,在經過多年的法律和族裔演變推進,現今少數族群處境是否有改變,是他想藉由故事讓大眾深入探討的議題。
唐福睿分享,《八尺門的辯護人》是以1986年發生的「湯英伸案」為原型改編,原住民湯英伸因受到不平等待遇而殺害僱主一家三口,最終被判死刑。律師出身的唐福睿收集《人間雜誌》的深度報導,取材阮義忠的《八尺門攝影集》,將自身法律經驗揉合其中,故事雖描述移工遭遇,結果卻和「湯英伸案」相同。「40年過去了,這樣的情況是否改變 ?」唐福睿表示,時代的推進造就法規和族群往來變遷,現今我們面對這些弱勢者處境的態度是否改變,是他想問讀者和自己的問題,期待能透過作品帶來一些思考。
《八尺門的辯護人》導演唐福睿分享創作歷程。(鏡文學提供)
談到創作過程,唐福睿表示,一開始《八尺門的辯護人》就是以劇本形式創作,參加第二屆鏡文學百萬影視小說大獎才改寫成小說,從寫作到拍攝成影集,整個過程都戰戰兢兢,因題材關係到族裔、政治正確、法律和歧視問題,深怕一點片面的個人理解就造成偏見,把故事原先想傳達理念破壞。
「法律也是一種語言,如果我現在背誦法條,雖然是中文,一般人也不一定聽得懂,但它卻是保障你我權益的重要條件。」唐福睿說,他始終認為「語言」等同於權力,不同場合使用不同語言,皆代表不同含意,《八尺門的辯護人》描繪被判刑的移工語言不通,又身處異鄉文化,要為自己辯護是難上加難,因此影集拍攝時秉持「寫實」原則,將語言、宗教文化、族群樣貌盡可能忠實呈現,完整表述故事脈絡,才能有機會引起觀眾和讀者省思。
文化部長史哲(左)與導演唐福睿。(鏡文學提供)
唐福睿在講座中分享多張《八尺門的辯護人》未曝光劇照,一場穆斯林禱告的戲讓他印象深刻,劇組首次完整參與穆斯林禱告儀式,他透過監看螢幕都能感受到療癒力量而深受感動,相信同樣的劇情能量也能傳達給觀眾。
唐福睿說,《八尺門的辯護人》的誕生宛如一段奇幻旅程,先以第二屆鏡文學百萬影視小說大獎百萬首獎之姿出版,而後接連獲得台灣文學金典獎、金鼎獎文學圖書獎、書展大獎小說獎首獎,且成功影視化,皆是珍貴的肯定。
立法委員蘇巧慧(左)與導演唐福睿。(鏡文學提供)
唐福睿曾是執業律師,後來遠赴美國加州藝術學院主修電影導演,開始投入影視創作,並以電影《童話.世界》獲得「拍台北」銀劇本獎。2019年以《八尺門的辯護人》獲得鏡文學百萬影視小說大獎首獎,故事描述一名阿美族公設辯護人,替遭判死刑的印尼籍漁工辯護,牽扯廢死議題、政商勾結、權力鬥爭和種族歧視等議題,發展出錯綜複雜的法庭故事。影集由唐福睿本人擔任編劇、導演,預計在今年6月上映。
《八尺門的辯護人》實體書出版,相關資訊>>> https://bit.ly/3DPGrRP
更新時間|2023.09.12 20:45 臺北時間

支持鏡週刊

小心意大意義
小額贊助鏡週刊!

每月 $79 元全站看到飽
暢享無廣告閱讀體驗

延伸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