娛樂
2023.03.14 05:58 臺北時間

【守護黑面琵鷺3】因瀕危鳥類遇難而結緣 「黑琵先生」用鏡頭記錄牠們的生態

攝影師王徵吉(左)長期拍攝黑面琵鷺,十分關切牠們的生態環境。 (采昌國際多媒體提供)
攝影師王徵吉(左)長期拍攝黑面琵鷺,十分關切牠們的生態環境。 (采昌國際多媒體提供)
紀錄片《守護黑面琵鷺》耗時30年拍攝,以棲地保護、人鳥和平共存為議題。全片以人稱「黑琵先生」的攝影師王徵吉探索黑面琵鷺生態的歷程為主軸,且記錄各地黑面琵鷺守護者的事蹟,足跡遍及日本、韓國、越南、香港、澳門和中國,一窺牠們繁殖地的神祕樣貌,以及因棲地逐漸喪失面臨的生存困境。
談及與王徵吉相識的機緣,導演梁皆得透露,1992年,一群黑面琵鷺在台南七股遭不明人士槍殺,引發台灣和國際社會關注。時任報社攝影記者的王徵吉奉派前往採訪,從此與黑面琵鷺結下不解之緣。梁皆得與他因拍鳥而有交集,後來一起協助公視拍紀錄片《返家八千里 黑面琵鷺》,開啟日後合作契機。
2009年,台南市成立台江國家公園,那裡是黑面琵鷺來台度冬的棲息地之一。隔年,梁皆得在王徵吉協助下拿到台江的紀錄片標案,兩人除了拍國家公園的鳥況,還赴國外拍攝黑面琵鷺的繁殖地。此後每隔幾年,他倆有空就相偕出國拍攝,沒申請到經費時就自掏腰包。
梁皆得表示,拍攝黑面琵鷺的繁殖地,一定要有當地學者陪同。由於王徵吉長期耕耘,認識在韓國做研究的學者,也登上牠們在中國大陸的繁殖地。多年來不僅捕捉到牠們下蛋的畫面,也記錄各地研究人員為了復育黑面琵鷺付出的心血。這群人的努力,讓黑面琵鷺30年來從全球不到300隻,到現今逾6千隻,其中過半數、約3,800隻每年都會來台度冬。
到黑面琵鷺的繁殖地拍攝,要有當地學者陪同才能捕捉到珍貴畫面。 (采昌國際多媒體提供)
梁皆得強調,這些年來,台灣有很多學者做相關的研究,但最後沒有放進影片,主要還是考慮到影像呈現問題。也有人好奇,為何有些保育團體沒有被納入影片。他說明,全片主要以人物為主,而非社團或鳥會,「畢竟社團中的人來來去去,容易失焦,後來就沒有用這種方式來呈現。」
更新時間|2023.09.12 20:45 臺北時間

支持鏡週刊

小心意大意義
小額贊助鏡週刊!

每月 $79 元全站看到飽
暢享無廣告閱讀體驗

延伸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