娛樂
2023.03.19 05:58 臺北時間

【漫畫改編電影史番外篇】一張圖吸引觀眾買票進場 漫畫家從手繪海報找靈感

在《畫電影的人》的書封設計上,採用近似早年手繪電影海報的手法創作。(蓋亞文化提供)
在《畫電影的人》的書封設計上,採用近似早年手繪電影海報的手法創作。(蓋亞文化提供)
簡嘉誠在《畫電影的人》裡,深刻描寫早年電影海報繪師的創作技巧及工作方式。與漫畫相比,他認為兩者個創作模式非常不同,但也有值得學習之處。
簡嘉誠回憶創作《畫電影的人》時,研讀許多已逝海報繪師陳子福的資料,令他印象深刻。「陳老師不是科班出身,是自學。那時他一天可以完成一張手繪海報,速度非常快,外面一堆人在等他的海報。現在我們用電腦繪圖,要一天畫完一張彩圖還是很不容易。」
比較漫畫與電影海報創作的差異,「相較於漫畫可以用很多頁數說故事,海報只有一張。」簡嘉誠解釋,漫畫可以慢慢鋪陳劇情,所以會避免在封面「爆雷」,主要就是營造氣氛。「但以前電影海報為了要吸引觀眾,需要讓他們知道電影在演什麼、一看到就立刻想走進戲院;有時繪師可能根本沒拿到劇本,需要自己想像觀眾會想看什麼,或是呈現一個最誇張的狀況,這與漫畫很不一樣。」
手繪電影海報往往會把電影重要元素拼湊呈現在畫面中。圖為已逝知名繪師陳子福作品。(國家影視聽中心提供)
雖然如此,簡嘉誠在研究手繪海報的過程中,也觀察到一些漫畫可以應用的技巧。「手繪海報大部分是用很多元素拼湊,加上文字組合排列;例如畫一隻鯊魚在旁邊,然後女生在旁邊尖叫,一看就有故事感。或許在畫懸疑推理類的漫畫封面時,也可以參考這樣的方式去創作。」
更新時間|2023.09.12 20:45 臺北時間

支持鏡週刊

小心意大意義
小額贊助鏡週刊!

每月 $49 元全站看到飽
暢享無廣告閱讀體驗

延伸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