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專區新聞深探

【時代現場】舌尖上的通膨

7月主計處公布的物價指數年增率,終於低於2%的通膨警戒線,但外食的年增率依然高漲,讓一般民眾倍感吃不消。
7月主計處公布的物價指數年增率,終於低於2%的通膨警戒線,但外食的年增率依然高漲,讓一般民眾倍感吃不消。
物價指數連續23個月年增率突破2%,上班族大嘆薪資成長跟不上物價,個人實質購買力下降。為了映照出物價對實質購買力的影響,7月初,5位居住雙北、家庭狀況各異的受訪者,挑戰在有限預算下維持基本生活。
根據衛福部公告,今年度每人每月平均最低生活費為1萬4,230元,而去年財政部訂定的基本生活所需費平均每月約為1萬6,333元,2組數字平均後的整數為1萬5千元,邀請5名受訪者以身為度,試驗一個月內將消費支出控制在1萬5千元內,到底可不可行?
這天逼近7月中,1萬5千元過一個月的絕地求生挑戰即將進入下半場。深夜阿傑傳訊息回報當日支出明細,字裡行間透露出驕傲意味:晚餐在大賣場熟食區解決,一盒雞腿加上壽司,和女友共享,2人只要百元出頭。除了月初買了露營用的盤子外,阿傑幾乎沒有娛樂類別的開銷,把物欲壓到最低,預算全用在吃和交通,1萬5千元的預算還剩一半。

漲價頻率增 由年縮為季

今年初因雞蛋供應波動及肉類飼養成本增加,催生出一波物價起伏。6月前物價指數(CPI)年增率都突破2%的通貨膨脹警戒線;6月的CPI看似漲幅趨緩,但部分源自「去年6月是整年度中物價指數年增率最高的月分」。主計處綜合統計處物價統計科科長林雅雯解釋,去年6月的漲幅數字高,讓今年6月CPI的年增率漲幅看似縮小。直到7月CPI公布,較去年同期上漲1.88%,漲幅才終於落在通膨警戒線2%以內,稍稍脫離通膨壓力。
起落的數字投射到日常生活的吃穿用度,主計處指出,全台家戶平均每月開支8萬元,換算下來等於購買相同品質與數量的商品及服務時,平均支出較去年同月多了1,504元;其中外食費漲幅尤其凶猛,平均變貴360元。人力銀行統計,上班族每人每月外食費平均7,768元,上班族感嘆,100元的午餐便當已難尋。

歡迎加入鏡週刊 會員專區

限時優惠每月$79
全站看到飽

10元可享單篇好文14天
無限瀏覽

已經是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