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不簡單 連加恩

當年才二十多歲的替代役完成不可能任務,正因為簡單率直,才成就種種不簡單。我們與他一起重返布國,看見當地種種塵沙和艱辛,更明白他之前所努力的種種意義。

撰文:曾芷筠 攝影:王漢順 影音:楊仁翔

連加恩 3 個月前獲頒厚生基金會「醫療奉獻獎」,據說他年年都是熱門人選。過去常由外國宣教士得獎,這屆頒給非洲服務滿10年的台灣人,執行長張耀懋說這代表「翻轉」,如今我們也有能力向外援助他人。

哪裡有需要,就往哪裡去。在布吉納法索蓋孤兒院、挖水井,後續擔任醫療外交官、國際 NGO 人道援助,連加恩笑說自己不太有人生規劃,只是順應命運安排。當年才20多歲的替代役男完成不可能任務,正因為簡單率直,才成就種種不簡單。我們與他一起重返布國,看見當地種種塵沙和艱辛,更明白他之前所努力的意義。

飛機由東向西橫越撒哈拉沙漠,即使從十公里的高空,一路上仍能看見腳下片片荒漠,真正是萬里無雲。從台北起飛後三十個小時,我們降落在西非內陸國家布吉納法索,烈日曝曬的乾燥空氣吸進鼻腔,微微刺痛,混合著黑人特殊的微酸體味、驢車滿載乾草的腥羶氣息,連加恩很高興地說:「就是這個味道!」

因為他,布國與台灣的邦交更友好,三年內的連續效應有如奇蹟。

二○○一年十一月,醫學系剛畢業的連加恩初次踏上非洲大陸,舉目所及都是紅土灰塵。十五年後,他從南非與我們會合,一起重訪布國,印象仍然不變。連加恩四十歲,斯文外表配上眼鏡,笑容憨厚而純真。他目前擔任國際路加組織南非辦公室主任,專門引介國際資源,幫助提升當地衛生、教育環境。這次帶台灣教會來參觀,希望為他二○○四年創建的孤兒院「私立霖恩小學」擬定下一個階段的計畫。

霖恩小學占地 4 公畝,背後的建築物是他們上課的教室。

車子從首都瓦加杜古沿著一條殘破的柏油路,駛向中部城市古都古,即台灣醫療團、霖恩小學辦公室的所在地。沿路烈日下可見女人、小孩,頭頂著西瓜、冰水,懷抱一簍法國麵包叫賣,亮黑的膚色披上大紅大綠布衫,色彩非常繽紛。進入古都古,連加恩像回家似地放鬆,一身T恤短褲,雙腳踩在夾腳拖鞋上,像個毫無防備的孩子奔跑在土地上。畢竟曾在此居住三年,自然倍感親切熟悉。

那是二○○一年,時任總統的陳水扁出訪非洲一趟,覺得農技團、醫療團都是年長者,開始招募外交替代役。當時念陽明大學醫學系的連加恩很嚮往,覺得當兵既能出國,又能學法文,便自願報名。他成了第一屆外交替代役,但他做的事情遠比本分更多。

他看到當地小孩衣服破爛、塑膠袋、垃圾滿天飛,便透過台灣教會勸募,前後寄來共八萬件衣服,動員當地小孩撿垃圾,發起二次「垃圾換舊衣」;他看到偏遠村子沒有井水,婦女得一天二趟,在烈日下走八個小時去打水,便花十五萬元挖了三口井,讓婦女省下時間,有餘裕照顧家庭;他聽社工說,有個小村子很需要孤兒院,就開始一磚一瓦創立孤兒院「霖恩小學」,收容父母雙亡或單親貧窮的孩子。

連加恩克服萬難蓋孤兒院的勵志故事,被改編成公視連續劇《45℃天空下》,還被收錄進國中小教材。該戲導演王小棣說:「台灣有這樣的人、這樣的想法,值得引以為傲。他不只當兵行醫,還走出去認識人、交朋友、關懷社會環境,信仰一路帶著他。」因為他,布國與台灣的邦交更為友好,前總統龔保雷頒發騎士勳章,台灣則頒發睦誼外交獎章。短短三年內的連續效應,有如奇蹟。

他們發現有個台灣醫生會講法文,相繼來找,排隊拿企劃案來。

聽聞這些故事,如今親眼所見。連加恩帶我們參觀醫療團,這裡宛若沙漠中的宮殿,巨幅孫中山畫像、國旗陳列交誼廳中,周圍圍牆鐵柵、三層建築在當地很少見,是富裕的代表。醫療團的集體生活像當兵,大家共同吃飯,因為語言不通,醫生很少跟當地人互動。

連加恩跟別人不太一樣,「剛來時非常悶,當時醫療團其他成員年紀比我大二倍,他們早上看病,下午躲在房間裡,吃完晚餐跳國標舞、唱卡拉OK。因為無聊,我會跑出去找當地人聊天。他們發現有個台灣醫生會講法文,相繼來找我。」資源太貧乏,當地人很希望外國人能夠提供資金完成夢想,排隊拿企劃書給他。

他幾乎來者不拒,熬夜看企劃書、查單字,法文也因此日益精進。連加恩說,大概是從小家庭教育影響,如果不背單字、念點書,只是在房裡打電動、看連續劇,就會覺得浪費時間。

父親是牙醫,連加恩(左一)從小在嚴格教育與虔誠信仰的家庭中長大。父親(右1)是牙醫,連加恩(右 3)從小在嚴格教育與虔誠信 仰的家庭中長大。

連加恩的父親是牙醫,母親是基督教會長老。再往上追溯,他的曾祖父是台北大地主後代,然而曾祖父染上鴉片,散盡家財,曾祖母帶著孩子到淡水,投靠來台傳道的加拿大籍馬偕博士,生計有了著落,也從曾祖母開始代代信主,到連加恩已經是第四代。

醫生看診像在打射擊遊戲,但我想去病床知道每個人的故事。

連加恩從小上教會,跟父親去偏鄉義診,澎湖將軍島、六龜孤兒院、原住民部落都去過。父親看診時,他就跟媽媽、姊妹與當地小孩一起玩。「小時候去鄉下的經驗還蠻正面的,人跟人之間的感覺比較真。住在都市,大家走進電梯是不講話的,到了鄉下大家都會打招呼,直接進家裡。」走出都會舒適圈,他不介意帶著睡袋躺在板凳上,也喜歡停水時到頂樓淋雨水洗澡,更能感覺聖靈充滿。

「我很喜歡別人的故事,會記得很多病人的零碎資訊。大六當臨床醫師時,一天看二十名病人,每個名字背後都代表一大串要做的動作,抽血、追蹤X光報告、住院、開刀…。醫生看診像在打射擊遊戲,想趕快減少 to do list,這樣才有效率。但我沒辦法這樣,我會想去病床,想知道每個人的故事。」我們在當地採訪,行程緊湊,他一會兒用法語、中文雙邊翻譯,一會兒接待霖恩小學畢業生,忙得不得了。

他記得每個見過的孩子。我們跟他去家訪,有一對兄弟,因母親罹患傳染病,也被垂直感染。連加恩二年前也來探視過,他記得,當時媽媽還健在,臉上神情充滿感激,眼淚隨時都要奪眶而出,媽媽很感激二個兒子能到霖恩小學,有書讀,有飯吃。但這次來訪,媽媽已經過世。連加恩擔憂地說:「弟弟臉上的笑容比上次更少了。」

已經畢業念國中的哥哥也來了。問他,現在家裡都是誰煮飯給你吃?他回答:「奶奶煮飯,但有時候她不准我們吃飯,因為我們沒在工作。」語畢,原本微笑著的哥哥突然掉下眼淚。牧師才告訴我們,兩兄弟沒住校,有時他們沒飯可吃,會帶他們來學校吃晚餐。

當年,還在當替代役的連加恩之所以一頭栽進蓋孤兒院的計畫,正是因為看見孩子們的苦。他被當地社工帶到小村裡,那時愛滋病遠比現在嚴重,幾乎每個家庭都有因愛滋感染過世,或絕望抑鬱自殺身亡的父母,孤兒比例極高。那次到村子裡,他還聽不太懂法文,就收下了村長送的二隻雞,接受當地人的傳統舞蹈歡呼跪拜,看來非做不可了。他打了通電話給台北的父親,說蓋孤兒院大概需要新台幣六十萬元。父親看診時把這件事告訴一個病人,這位病人當晚便來電:「六十萬元我全包了!」

村裡長老給霖恩小學送雞當禮物,想當年,連 加恩也是收下了雞,一頭栽進蓋孤兒院。

孤兒院就這樣跌跌撞撞地開始。途中不少阻礙,包括因地權糾紛工程卡了九個月、建商誣告欠款…。每每遭遇挫折,心灰意冷時,連加恩在房間裡就著一塊紙板跪下禱告,一年下來,二個膝蓋、頭頂將紙板硬生生跪破三個洞。

放高利貸給上帝,終會連本帶利得到超乎預期的恩典。

虔敬換來福氣,危機總有辦法迎刃化解。當地人同舟共濟,幫忙挑水搬磚。霖恩小學最後歷時一年多,花費新台幣一千多萬元完工。連加恩笑說:「如果我當時知道要花那麼多錢,或許就沒有勇氣蓋了吧!」

十二年來,霖恩小學幫助了許多當地孩子,小學五個年級,收容了百位學生。在布國,兒童就學率僅四成,有七成文盲,進入霖恩小學,不僅有食宿、課桌椅可用,畢業後若願意繼續升學也能獲得資助。如今連加恩計畫再買地蓋中學,讓孩子更有出路。他有些苦惱:「我以前會擔心費用增加,台灣教會能不能負擔?當地的祕書、牧師受不受得了工作量增加?這裡的需求永遠沒有上限,這次回來,我覺得需求還是在,我好像應該更勇敢一點。」

連加恩(中右)與當地負責營運的教會牧師 Rakis Zongo(紅衣)一起走進霖恩小學。

救助窮人,他自喻是「放高利貸給上帝」,不計得失地付出,才可能收穫超出預期的果實。現在他要再加把勁,努力往下一個階段推進。年屆不惑,他還是當年那個熱情青年,只要看見他人的需求,不管遭遇什麼阻礙,他相信把上帝的愛分給他人,終有一天會連本帶利得到超乎預期的恩典。

霖恩小學正式上軌道後,連加恩二○○五年回台,在榮總當家醫科醫師。但大醫院裡,家醫科備受輕視,一半以上的病人來看感冒、減肥。他覺得,醫生應該在社區第一線與人接觸,便辭掉榮總醫師,前往花蓮當疾管局防疫醫師,從事肺結核及H1N1防治。為了做公共衛生宣導,他探訪原鄉漁工,還把實際案例改編成小說,讓民眾更願意讀。二○一○年,他被調往南非擔任衛生署駐非洲代表,二○一三年起任國際路加組織辦公室主任至今。

問他為何一直想回到非洲?他說:「古都古的人情味讓我很難忘,自然直率的人很可愛。有當地人說,這個國家每個人都快要沉下去了,所以我們要團結互相幫忙。在布國,警察罰單是開不下去的,他知道大家都很窮。窮到一定程度,互助的思維就會跑出來。」

嫁給連加恩,沒有一天不辛苦。他怎麼會找到我這麼好的老婆。

但這六年在南非,連加恩一家人經歷的卻是種種挫折。舉家遷往南非時,太太口中「超級沒有規劃」的連加恩連薪水都沒問清楚,遇上南非幣暴漲,物價比台北貴上許多,薪水根本不足以養活全家六口,夫妻倆只好賣房賣車、借貸度日,倒貼新台幣三、四百萬元當外交官。

他念陽明大學醫學系時,在管弦樂社認識了念護理系的高麗婷,便說:「要不要跟我一起信上帝?」他受牧師講道影響,決定生四個小孩。他認為孩子是上帝所賜的產業,「死後留下四個孩子,改變世界的人力就倍增了。」

高麗婷說:「嫁給連加恩沒有一天不辛苦,很多人說:妳怎麼找到這種老公,真好命喔!我都覺得他們應該說:加恩怎麼會找到我這麼好的老婆,可以這樣包容他。」婚後一個月,高麗婷隨連加恩到布吉納法所定居,「第一個月就停水二十五天,四十幾度高溫下,一出去就滿臉灰塵,連冷氣口也吹進灰塵。」到南非後,經濟困難,她因此練就一身強悍功夫,節省水電、買特價品,獨自打理四個小孩。一次連加恩出差,一歲多的小兒子被梅餅噎到,差點窒息,多虧高麗婷千鈞一髮之際冷靜地伸進喉嚨掏挖,才解除危機。

一路與連加恩同行,高麗婷並不後悔,她說:「他很有使命感,不是為了名或錢,而是為了人。想做的事,他會非常堅持,付出再多代價也要完成。他也是一個很有責任感的爸爸,週末會宅在家裡陪孩子玩。」

正因我對自己的職業沒有太多掌握,上帝操控我的時候比較方便吧!

訪問最後一天,我們坐在茅草涼亭,烈日紅土,乾熱難耐,肥大的蜥蜴滿牆自在漫步,連加恩談起在南非現階段的醫療教育工作受阻,正考慮是否轉往美國進修健保管理相關學程再回台?他坦然說不知道未來會怎樣,但很清楚心中的熱情:「如果復原我人生中重大選擇,會覺得我這個人好像沒有中心思想,沒有長遠規劃。從信仰角度,可能正因為我對自己的職業生涯沒有太多掌握,上帝操控我的時候比較方便吧!我只是一個棋子,上帝有祂的計畫。」

他臉上常出現孩子氣的神情,眼鏡後的瞇瞇眼滿是純真的笑意,說著說著,他清唱起教會歌曲:「許多事天將領導,許多事不能明瞭,但我知主掌管明天,祂必要領我向前…」那聲音清朗開闊像這裡的土地,又溫柔又強大,讓人自動安靜下來,屏息凝聽。

背後這台喇叭卡車,就是連加恩 15 年前舉辦「垃圾換舊衣」時在小城裡宣傳 的卡車,十多年過去,景色還是一樣。
此行的任務之一是傳道,一上台,連加恩的表情立刻變得莊嚴肅穆,充滿張力。 部分能念書的霖恩小學畢業生繼續升學,連加恩特別召集他們,詢問近況。

連加恩小檔案

出生: 1976 年生於台北市
學歷:陽明大學醫學系
經歷: 2001 年前往非洲邦交國布吉納法索擔任第一屆外交替代役,發起垃圾換舊衣、挖水井等活動, 2004 年創辦孤兒院「霖恩小學」。 2005 年任榮總家醫科醫師、 2009 年任疾管局防疫醫師、 2010 年舉家遷往南非,擔任衛服部駐非洲代表, 2013 年起任國際路加組織辦公室主任。獲睦誼外交獎章、布吉納法索騎士勳章、醫療奉獻獎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