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rrormedia
時事

解禁中國商務人士來台遭質疑 陸委會:配合非本國籍人士開放政策

發佈時間2021.03.19 15:52 臺北時間

更新時間2023.09.12 20:37 臺北時間

陸委會主委邱太三昨(18)宣布,中國人士可有條件來台,此舉遭外界質疑獨厚中國。(資料照)
攝影
陸委會主委邱太三昨(18日)宣布,基於活絡兩岸經濟往來活動,中國人士來台從事商務履約或跨國企業內部調動,經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洽各機關研商,可提出申請。此舉遭外界質疑獨厚中國。陸委會今(19)日發新聞稿說明,該政策是配合「恢復非本國籍人士入境」實行。
陸委會今透過新聞稿說明,關於恢復中國部分商務人士來台申請,為配合3月1日「恢復非本國籍人士入境」,且與港澳人士入境條件一致,且仍依中國人士來台入境許可辦法審理。
邱太三昨提出現階段維持「和平、穩定、發展」為兩岸最大公約數,且提出「建設性模糊」說法,陸委會解釋,主要希望透過雙方智慧、務實的處理兩岸關係,「建設性模糊」為具有前提的假設說法,前提為中共不能強加台灣無法接受的政治框架及對抗舉措,必須停止針對性軍事威脅,才能為兩岸良性互動製造必要條件。
對於「建設性模糊」字眼,邱太三今在立院備詢受訪時解釋,名詞為美國前國務卿季辛吉提出,為談判中對敏感、爭議議題能用模糊字眼滿足雙方基本需求,讓談判能繼續推進。但在九二共識上無法運用,因為在國內已引發相當大的爭議,即使在國民黨內也有不同意見。

你可能也喜歡這些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