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rrormedia
美食旅遊

【新春寺廟飲禪】清水模寺院 遇見幸福禪

發佈時間2018.02.15 18:00 臺北時間

更新時間2023.09.12 20:26 臺北時間

冬日朗澈,「法鼓山農禪寺」的水鏡游移浮雲,慢步經行,俯拾禪意。
攝影
主播
拋開傳統寺院樣貌,「法鼓山農禪寺」換上清水模新裝,虛實交錯的空間,盈滿禪味,每一條動線,每一個停駐點,甚至一杯咖啡、一頓齋飯,都是一趟禪旅行。
清水模山屏的經文刻字,引人駐足。
走進清水模廊道,有如步入山徑,心境跟著沉澱。
寺院建築,是演繹禪學的空間,這句話形容「法鼓山農禪寺」再貼切不過。當年法鼓山創辦人聖嚴法師只給建築師姚仁喜6個字:「空中花、水中月」,清水模架構出如山似大殿,一池水鏡滲出流動感,清雅、樸實又渾然天成。
大殿上的《心經》和天際浮雲虛實相疊。
清水模牆面刻上一整部、5千餘字的《金剛經》。
這一門禪學很有意思,農禪寺把禪修體驗融入日常生活,我踏上半日禪旅行,由室內禪堂打坐開始,練習放鬆、專注當下,再走出戶外,凝神慢行,感受走路禪,緩緩走過扶疏庭園、水月池畔,又拐進廊道,彷彿穿梭狹仄山壁,走出洞口,大屯連峰豁然矗立眼前,這一刻氣定神閒,雜念不自覺放了下來。
水月池畔的禪坐體驗,讓人學會片刻放下的幸福感。
席坐禪堂,學習靜心。
禪堂外樓梯,看見峰迴路轉。
【 加入鏡週刊會員,觀看全文 】

你可能也喜歡這些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