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rrormedia
人物

【詹順貴專訪三】不願當法官 台大法律系高材生只為理想而戰

發佈時間2018.12.10 06:57 臺北時間

更新時間2023.09.12 20:28 臺北時間

詹順貴就讀台大法律系時期的斯文模樣。(詹順貴提供)
攝影
影音
主播
詹順貴看似溫順的外表下有種固執,像根錐子,隨時會突刺而出。「律師的劍就是法律,劍殺出來,像徵收、汙染、弱勢居民,就可以用嫻熟的法律工具討一些該有的正義回來。」然而入閣後,被迫收起的劍也有可能向內,甚至刺傷自己。
兩種角色的轉換,也是理念與體制的衝突。「以前是相對活躍的社運分子,思維比較跳脫,想的都是如何凸顯體制的不合理。進入體制最大的差別,就是自己變成一個有公權力的政務官,沒有資格講『公民不服從』,一定要在法律的框架內做事情,即使法律不合理還是要遵守,唯一的方式只能透過修法。公民團體認為我過去對抗政府講得聲嘶力竭有條有理,但當我變成(環保署)副署長的時候,確實不可以想怎樣就怎樣,否則會變成獨裁的溫床。」他在環評會議室牆上掛壓克力板,提醒與會者民主素養:「我不同意你的觀點,但我誓死捍衛你發言的權利。」

不當法官 只為 想挑案

辭職了,終於卸下肩上重任。這天,詹順貴開車載我們到烏來賞鳥,聽見鳥聲啁啾,他放慢車速側耳傾聽,馬上辨認出樹叢中有藍鵲、樹鵲正在吵架爭領域。他還帶我們現場勘察,過去宛若電影《大河戀》般的寬闊河灣,如今被颱風後堆滿的砂石擠得寬度不到一半。
【 加入鏡週刊會員,觀看全文 】

你可能也喜歡這些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