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時間的獸

穿越時間的獸

發布時間 2022.06.15 11:55 臺北時間

更新時間 2023.09.12 16:20 臺北時間

革龜之死不是單獨一種生物的運命,它是預示,亦是人類時間終止的預言。
「垃圾帶所在之處,亦是營養鹽聚集處,裡面有許多水母或生物的食物,很難直接清除。」中研院生物多樣性中心研究員鄭明修是在高雄鼓山出生的澎湖人,在澎湖度過許多兒時時光,小學五年級開始釣魚,經常捕捉躲匿在珊瑚礁的槍蝦當釣餌,開啟他對海洋的興趣。鄭明修一路從小學釣魚到高中,考上文化大學海洋系生物組,畢業後就讀台大海洋研究所,自一九八〇年到中研院後就再也沒有離開。大學時父親一度經商失敗,他上漁船捕小管,是少數曾有漁民身份的研究者,存了些錢後,鄭明修學潛水,自力探索珊瑚礁的奧秘。「珊瑚礁是海中熱帶雨林,一直到現在,我每次潛水,都還有很多生物叫不出名字。」珊瑚礁是孕養海洋生物的重要棲地,他因此催生了兩座國家公園,其中一座是東沙島。而這也促使他轉向關懷海漂垃圾。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中心研究員鄭明修是國內相當早關心海廢的學者,他在東沙島建立的研究模型,增進人類對風阻效應和海流之於垃圾分布的影響。(攝影:翁睿坤)
一九九四年,鄭明修首次登上東沙,「非常漂亮,完全沒有垃圾。」但二十年前大量中國海漂垃圾開始襲台,東沙也逐漸染塵。於此同時,他也觀察到澎湖海域的海廢愈來愈多,「我帶小孩去玩水,他們說我屁股黑黑的,轉頭一看,褲子上有瀝青;不止如此,寶特瓶也很多。早期有寶特瓶回收,一支兩塊,後來政府不收、澎湖又沒有海廢處理廠,就堆積愈來愈多。」
鄭明修將這些寶特瓶逐一拍照,發現一百多支寶特瓶內超過一半是來自中國的海廢,至於台灣本地貢獻,也佔了二十多支。非但如此,「一直到二〇二一年,我朋友當了澎湖環保局長,才發現之前澎湖寒害跟莫拉克風災的垃圾,全部都是直接掩埋;近兩年整理,發現都是漁具。」垃圾殘留岸邊,自然營力年復一年將垃圾帶入海中,成為海廢。而這並非澎湖獨有,「東沙國家公園管理處成立後,一個月淨灘一次,也都發現垃圾超乎負荷。」
東沙群島為軍事基地,少有人跡,生態豐富。但近年也逐漸因為海廢染塵。(攝影:蘇淮)
東沙島只有駐軍、垃圾必須運回高雄處理,海漂垃圾究竟從哪來?鄭明修與學者辛宜佳、柯佳吟決定以東沙為觀測基地,收集近五年來於東沙島上的垃圾。他們在東沙南北岸各找五十公尺樣區,計算每個漁具、秤重數量,以此換算東沙2.8公里的範圍,再用數據回推,「發現冬天多數垃圾都來自中國,夏天來源國是越南。」但他也曾在東沙看過來自埃及的寶特瓶。「東沙的垃圾都是外來的,從東沙可以看出海漂垃圾來自世界各國的可能性。」
近年鄭明修更加入風阻因素進一步分析垃圾來源,發現「除了漁網,保麗龍、發泡塑膠、寶特瓶也是大宗。」冬季垃圾除原先的中國與越南外,台灣的貢獻也緊追其後。不僅如此,垃圾聚積處已從亞熱帶向熱帶和高緯度地區轉移,並由太平洋東岸轉往太平洋西岸,「台灣與亞洲區域可能面臨巨大的海洋垃圾危害。」而南、北冰洋因為塑膠比重小、可飄移很遠,「可能是另個海洋垃圾堆積熱點。」鄭明修補充,海漂垃圾平均要八至四百九十六天才會抵達陸地,「不論任何模擬,皆有部分垃圾不會漂向陸地,持續海中循環。」
近年淨灘成為熱門活動,但效果有限,若不積極源頭減量,未來台灣恐怕面臨巨大海洋垃圾危害。(攝影:翁睿坤)
二〇二〇年,海洋大學海洋環境與生態研究所暨海洋中心助理教授許瑞峯證實,塑膠微粒進入水體後,會刺激海洋浮游植物產生高蛋白且具黏性的分泌物,加速塑膠微粒聚合,變成「海洋塑膠雪花」。這不僅讓原漂浮在海面的塑膠微粒容易沉降至深海,也更容易被魚蝦攝取,最終可能進入人體。無獨有偶,今年三月《環境國際》發布研究報告指出,健康人血液中確定有多種塑膠微粒、英國赫爾約克醫學院學者薩多夫斯基也於活人肺部深處發現微塑膠,種類多為生活中常用塑膠產品成分。
「吃到一點塑膠,海龜不會立刻死,但會阻礙腸道;而不斷降解的漁網會變成奈米級塑膠粉粒,這些就會塞在海洋生物的肝跟內臟。」鄭明修擔憂地說,受全球暖化影響,許多生物棲地開始移轉,海洋生物因赤道物種耐熱範圍窄且適應能力低,加上塑膠垃圾衝擊,赤道物種滅絕率會很高。目前塑膠在人體內的影響雖因研究樣本過小尚無法確認,但人體排除塑膠微粒速率比吸收到血液內的速度慢,一如海龜排出塑膠遠比吞食遲緩。
過去,一張吸管插入海龜鼻孔的照片曾讓消費者意識減塑重要性,但商人以替代品取代吸管,製造其他廢棄物;宣傳已有「可分解塑膠」,卻沒有創造能讓這些塑膠好好分解的系統,也讓消費者忽略其他一次性塑膠的減量。綠色和平統計,台灣限塑政策至今超過十年,塑膠用量反增二十二.八%。鄭明修深感無奈,但仍埋頭苦做,「海的事就是人的事。科學家要想辦法把海洋弄乾淨。」
在許多文化裡,海龜被視為水、月亮、時間、不朽乃至生育的化身。「但若國際漁業不齊心協力讓遷徙的海龜穿過沒有延繩索和圍網的公海走廊,我們將無法拯救這些古老的水手。」美國海洋生物學家芭芭拉·布洛克(Barbara Block)喟嘆。
革龜能否擊敗人類世大滅絕的挑戰?如果我們願意謹記:最後人所行,終將回到人自身。

海龜影片、照片提供:蘇淮

網頁製作:簡信昌、王薏晴、曾立宇、李又如、傅典洋

支持鏡週刊

小心意大意義
小額贊助鏡週刊!

每月 $79 元全站看到飽
暢享無廣告閱讀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