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銀行家合夥創辦的新加坡商美歐亞綠能,董事長馬智歐長時間關注暖化問題,7年前辭職投入再生能源領域,初期重心放在日本。這幾年看見政府對綠能產業的重視,決心參戰台灣市場。挖角工程師出身、在東南亞綠能產業拚搏十多年的張成發擔任先鋒,鎖定大型案場,預計投資500億元以上。雖然較其他業者晚進,還遇上環團對案場地點的質疑,馬智歐與張成發相信自己是在做對的事,樂觀看待遠景,定會在台灣站穩腳步。
由銀行家合夥創辦的新加坡商美歐亞綠能,董事長馬智歐長時間關注暖化問題,7年前辭職投入再生能源領域,初期重心放在日本。這幾年看見台灣政府對綠能產業的重視,決心參戰台灣市場。挖角工程師出身、在東南亞綠能產業拚搏十多年的張成發擔任先鋒,鎖定大型案場,預計投資500億元以上。
太陽能不若風機運作可能產生噪音,缺點是需要大片面積,環團憂慮擺上太陽能板會破壞環境,去年底開記者會,呼籲政府要留下全台最大海岸濕地、保護白海豚棲息地,也向美歐亞綠能喊話要求主動撤回。同時間,在地經營二、三代的養殖業者也成立自救會阻擋開發案,揚言戰到最後一兵一卒。
在還沒有綠能概念的90年代,建設移動網路基地台,遇上離網的偏遠地帶,只能依靠太陽能、柴油機幫忙,「因為要申請許可,常接觸政府部門,2010年被找進菲律賓能源局底下一間公司擔任顧問,才真正進入這個產業。」
「我們現在的案場大概是700兆瓦的開發,(台灣)政府有提到2025年非核家園的目標,我們希望做到2000兆瓦至3000兆瓦,投資額500億元以上。」在台灣,大、小型案場是用發電量2兆瓦區分,「5年前都是小型案場比較多,像是在建物、學校的屋頂那種,2018年進入大型案場,剛好符合我們的投資目標。」張成發表示。
碳粉匣耗材是影印機、印表機原廠的金雞母,王瑞宏與王瑞麒兄弟看準其商機無限,三十多年前帶領原生產塑膠射出模具的上福轉型淘金。挖角日本模具師,買德製設備,6年燒7千萬元,破解原廠專利,以比原廠定價便宜25%的策略,靠少量多樣提供一站式購足服務, 10年拚上副廠碳粉匣市場龍頭。為做大版圖,上福近年朝多角化發展,投資台中港酒店,2017年更以小搏大併購美國龍頭副廠事務機耗材通路商KATUN,營收3倍跳,連2年衝破60億元,惟去年受疫情拖累,本業營收縮水4成,老驥伏櫪拓新局,搶進口罩生產,為布局醫材暖身。
碳粉匣耗材是影印機、印表機原廠的金雞母,王瑞宏與王瑞麒兄弟看準其商機無限,30多年前帶領原生產塑膠射出模具的上福轉型淘金。挖角日本模具師,買德製設備,6年燒7千萬元,破解原廠專利,以比原廠定價便宜25%策略,靠少量多樣提供一站式購足服務, 10年拚上副廠碳粉匣市場龍頭。為做大版圖,上福近年朝多角化發展,投資台中港酒店,2017年更以小搏大併購美國龍頭副廠事務機耗材通路商KATUN,營收3倍跳,連2年衝破60億元,惟去年受疫情拖累,本業營收縮水4成,老驥伏櫪拓新局,搶進口罩生產,為布局醫材暖身。
為了這次專訪,平常不是一身經國裝、就是穿制服的王瑞宏,特別換上西裝打領帶,巡廠時,不少員工投以注目禮。投資眼光一向精準的他,也是中部海線小有名氣的中港皇家建設董事長,在海內外皆有推案,還在柬埔寨金邊開設銀行,「我上午坐鎮上福,下午巡視建設公司。」弟弟王瑞麒則習慣把風采留給哥哥,多數時候靜靜聆聽,必要時才補充細節。
1984年,王瑞麒從美國學成返台,任上福總經理約2年,王瑞宏擔心轉型過程拖累小弟王瑞麒,一度鼓勵他轉往教職。一趟美國旅行途中,王瑞宏順道探望在美工作的五弟,「他是高分子化學博士,在Color Image碳粉廠研究碳粉配方,當時碳粉匣都要向日本人購買,不但貴還要看人臉色,他建議上福既然有塑膠射出技術,不如轉型做碳粉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