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
2016.11.01 14:50 臺北時間

《綠島小夜曲》的誕生

《綠島小夜曲》的誕生
1950年代,黑膠唱片逐漸普及,但一首歌完成作詞作曲之後,還不能馬上錄製唱片,而是讓廣播電台歌手唱過,唱紅了,才有人願意買唱片,再收進電影,所以很多廣播紅星同時跨足唱片業和台語電影界。
當時紀露霞在中廣電台,歌手要跟樂團合作,全團出動有手風琴、鋼琴、吉他、小提琴和大提琴,等於是現場演出,還要到南部電台,甚至有交響樂團出動。主持人負責介紹節目和工商服務,所以紀露霞才有機會灌錄廣告歌《鮮大王醬油》、《撒隆巴斯》和政令宣導《輪灌歌》、《保密防諜歌》等唱片,這些唱片不對外販賣,而是供電台使用,後來輾轉流到收藏家手中。
紀露霞先是拿到《綠島小夜曲》的歌本,才開始演唱,結果這首歌獲得電台票選第一名,閩南語版《綠島小夜曲》成了電影《寶島姑娘》電影插曲,國語版則是電影《阿美娜》電影插曲。
但《阿美娜》封面寫女主角夷光主唱,過了半個多世紀,製作人劉國煒問紀露霞是不是她唱的?但紀露霞也不記得,電話中聽不清楚,碰面聽了,紀露霞終於聽見自己的聲音。
紀露霞說:「那天我真的很開心,因為有了這個唱片,至少證明我沒有騙人,我真的唱過綠島小夜曲國語版。」
後來《綠島小夜曲》傳到菲律賓、馬來西亞、新加坡、泰國。1985年在太空梭「挑戰者號」播放。1987年,香港電影刻畫囚犯情誼,譜為粵語,後來廣泛用於畢業典禮、歡送會。
2001年柏楊再訪綠島監獄,說是因男女囚犯相戀。在綠島服刑的更生人投書回憶遭獄卒訊問:「某某某已經承認他作曲了,你就承認詞是你做的,我會幫你想辦法。」
於是《綠島小夜曲》寫了臺灣風情、也寫了綠島美景、是受刑人悲戀、是政治受難者,也是幫派分子、牢獄生活的代表。最後無論真相為何,大家都相信是「我們的歌」。
更新時間|2023.09.12 20:21 臺北時間

支持鏡週刊

小心意大意義
小額贊助鏡週刊!

每月 $79 元全站看到飽
暢享無廣告閱讀體驗

延伸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