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
2019.09.06 08:21 臺北時間

高教資源分配黑箱作業 教改團體質疑「門神主導分贓政治」

對於教改團體的質疑與訴求,教育部強調,近5年高教經費一直在成長,108年已突破新台幣1,000億元。
對於教改團體的質疑與訴求,教育部強調,近5年高教經費一直在成長,108年已突破新台幣1,000億元。
台灣教改團體在立法院召開記者會,表示台灣高等教育資源分配一直是黑箱作業,各校間極端不均,目前教育經費分配的方式為2成依學校規模核給,另外8成則由競爭型計畫來決定經費的多寡;教改團體認為,這麼做美其名是避免齊頭式經費分配,提昇學校競爭力,但實際上恐難以獎優汰劣,甚至會變成眾家門神主導的分贓政治。
昨(5日)早上10點,教改團體「教育改革聯合陣線」等團體在立法院召開記者會,表示台灣公、私立大學和技職大學的教育資源分配極度不均,造成「高等教育廉價辦學」。輔大教授戴伯芬指出,根據國發會資料顯示,高等教育大幅擴張,私人投入興學資源不足,如果以每生平均使用教育經費占平均每人國內生產毛額比率來檢視,台灣學生所享有的高等教育在OECD國家中吊車尾,只有26.33%,遠低於OECD國家平均值39.56%,顯示廉價辦學的困境。
台灣私校工會理事長陳秋瑩說,公、私立大學資源分配極度不均,以2017年統計為例,公立大學平均每位學生可獲得的資源是公立技職的1.3倍、私立大學的6.6倍和私立技職的9.6倍,國家經費的補助差距還在擴大中,越來越不利特定私立技職的學生。
教改團體表示,少數私立大學獲得國家補助優於公立學校,私立大學內部所獲的補助差距可達7倍,讓爆發招生弊端、招生危機的學校領更多。教育部用經費支持特定私校,令人懷疑公平性、合理性,更讓教育界門神群魔亂舞。
針對不合理的教育經費分配,教改團體提出「逐年寬列教育經費」「符合民主審議的經費分配原則」「合理經費成效檢核機制」「加強對於違法私校的監督與管理」「以學生為補助對象原則」等5大重點,希望教育部能審慎評估。
對於教改團體的質疑與訴求,教育部高教司司長朱俊彰駁斥,指高教經費占整體GDP的1.4%,和日本、德國、法國差不多,只是因為台灣的「粗在學率」高,學生人數較多,因此拉低每生平均經費。教育部強調,近5年高教經費一直在成長,108年已突破新台幣1,000億元。
朱俊彰表示,教改團體用「每生」來比較各校獲得的經費,此舉產生盲點與誤解。因教育經費不完全是以學生人數做分配,還考量辦學績效、註冊率等。若有私校被列入退場轉型輔導名單,就不會獲得獎勵款,只提供補助款;但這些學校因學生數很少,用每生平均獲得的經費計算,即可能比國立大學還多。
更新時間|2023.09.12 20:31 臺北時間

支持鏡週刊

小心意大意義
小額贊助鏡週刊!

每月 $79 元全站看到飽
暢享無廣告閱讀體驗

延伸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