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2023.05.22 05:58 臺北時間

【負債流沙2】一通車貸電話 她被家人連累跌進債務漩渦

佳玲好不容易在疫情後找到工作,卻被父親車貸連累,她獨立撫養一個兒子,差點過不下去。
佳玲好不容易在疫情後找到工作,卻被父親車貸連累,她獨立撫養一個兒子,差點過不下去。
佳玲的父親也是因為疫情而迷失在車貸灰色地帶的人,最後還拖累家人。
今年35歲的佳玲,原是基層醫療人員,在台北租房子,獨自撫養兒子,高中就半工半讀的她,理財一向謹慎。2018年,屋主將租屋收回,而父親在南部鬧區開的小吃店缺人手,她想省房租,就帶兒子搬回去幫忙。她一直知道父親不善理財,但她沒料到,疫情來後,小吃店會撐不下去,也沒想過,一台鑑價不到15萬元的中古車,可能讓她為父親背負80萬元的債務。
事件的起因是大家接到不想再接的車貸電話。2018年初,佳玲父親的小吃店拆夥,臨時需要一筆錢周轉,剛好接到一通電話,問他有沒有資金需求,「父親問他是銀行嗎?銀行他才要辦,對方說對,父親就信了。」
那年,景氣不差,佳玲父親的小吃店一天收入最好2萬元,分期付款並不困難,他以開了8年的日產車作擔保,先借了15萬元,但1年後,增貸59萬元,再半年,變成80萬元,他的合約共經過3家公司,背後都是同一大型租賃集團。

缺稽核機制 超貸無限膨脹

一開始,車貸公司與銀行共同承作的車貸,鑑價15萬元還算正常。但穩定還款1年後,車貸公司集團旗下另一公司主動聯繫佳玲父親,問他要不要借新還舊,公司可提供更高的貸款額度,「他們跟他說:『張先生,因為疫情,每個月還款很辛苦齁,我們來幫你。』」
「車貸電話跟簡訊真的很可怕,大部分的人可能略過,但他們剛好踩中父親的點…好像有錢可以進來幫助他、緩解他當時的狀況,他就沒有考慮那麼多…」佳玲氣歸氣,仍試著同理,只是最後一次增貸,她自己成為父親的保證人。
佳玲被法院強制扣薪後,才發現父親的車貸複雜,遠超過她和律師的認知。
車貸融資之所以成為陷阱,主要是明顯超貸。銀行信貸看收入,或依擔保品鑑價,佳玲的父親在行業收入不穩定的情況下,一次次在車貸公司推銷中,擴張自己的信用,一台原來鑑價15萬元的中古車,借到80萬元,遠超過他的收入與還款能力,當中沒有任何稽核機制。
佳玲是在未被告知合約內容的狀況下倉促簽字,法院強制扣薪後,父親的合約也連同車子被拖吊處理,她透過律師調閱合約,公司再三推拒,直到透過政府單位協調才拿到。奇怪的是,第3次增貸簽的「債權讓與同意書」,合約出現她與父親都不認識的名字,父親那台只值十多萬元的中古車,以高達80萬元賣給那位人士,接著父親又以分期付款、總價約101萬元的更高價格,向那位人士買回車子。同日,該位人士把101萬多元的「債權」,轉給車貸公司。也就是說,父親日後要還錢的對象,又回到車貸公司。
增貸手續為何如此複雜?熟悉產業生態的A先生解釋,車貸公司非銀行業者,不能放款,但是透過刻意製造的商品交易與「應收帳款(債權)移轉」,就能讓不值錢的車子貸到高額;甚至,即使毫無真正的商品買賣,也能申辦商品貸。至於佳玲父親和該位人士的交易價格如何與現實脫節,依民法,只要雙方同意就行。
在答覆律師詢問為何出現佳玲父親不知情的買賣時,車貸公司回函說這是「售後買回形式」,因借款人有資金需求,遂將動產(中古車)賣給資金提供者,達到使用資金之目的,後資金需求者再以分期付款的方式,向資金提供者買回自己的車,同時,資金提供者將債權讓與車貸公司。
「重點是創造一筆交易,就不違法了,但真要review(檢驗),我認為中間有很多問題。」佳玲父親的案件,該資金提供人士是否存在尚不可知,但A先生聽過最極端的例子,資金提供者可能連人頭都不是,只是憑空捏造的名字,「對業者來講,估價不重要,重要是借你錢,收你利息,你還不出來的時候,他有各種方法逼你還錢,也不怕政府查,因為無法可管,政府也就不管。」

大企業招牌 讓人戒心鬆懈

既然是商品買賣,難道不能求助《消費者保護法》?一位經常經手「假分期、真貸款」糾紛的地方消保官告訴我們,《消保法》要有消費關係的存在,車貸公司只是「債權受讓人」,「這類情況,可能連消費者都涉及偽造文書、詐欺取財。」
無管控的增貸,除了提高借款人的還款風險,違約金等附加費用,政府也缺乏清楚的規範。
以佳玲父親的案子來看,前2階段他皆按時還款,第3階段繳了17期,後來撐不下去,未按時還款,有2期的延遲還款年息竟以20%計算,直到律師抗議20%已違法,業者才回覆他們已調降至16%。
佳玲為省房租搬回南部,沒想到隔年疫情,父親的小吃店經營不下去,還託她簽車貸保證人。
細看佳玲父親每階段合約,有的遲延還款,公司能向借款人收取違約金,有的提前還款也要付違約金。車子被法拍後,強制拖吊林林總總各式法務財調費用,像是開鎖費5,000元、協尋服務費5,000元、拍賣手續費3,000元等,先前並無說明,全由業者喊價,又成為借款人一筆債務。
為什麼這麼放心跟對方簽約?沒有仔細看合約內容嗎?好幾位受訪者皆表示,因為對方是大公司、大集團,所以很放心。確實,就我們採訪到的這些案例而言,皆是形象良好的大企業。

代辦分杯羮 高抽成狂吸血

在這片商機盎然的市場叢林中,若說車貸、商品貸的過度放款及不透明的費用,讓負債者跌入更深的債務黑洞,那麼,「代辦」更是吸了這些墜崖之人最後一口血,也讓不透明的市場更加失序。
小愛對此較有概念,「我知道代辦會抽很高的費用,所以都直接找車貸或商品貸公司的人。」但,並非每位債務人皆分得清楚對方是貸款公司業務員或代辦公司。
像阿志,辦了商品貸才知道代辦公司抽取高達8至9%費用。律師趙興偉又介紹另一位遭詐騙的楊小姐讓我們採訪,楊小姐在工廠工作,月薪不到3萬元,卻被詐騙200多萬元,受訪時她不停地掉淚,自責太笨。
楊小姐與阿志一樣都是受詐騙集團慫恿,透過代辦去貸款,最後,機車貸30萬元,代辦抽了45,000元,高達15%,還另有4,500元「設定費」,因此她實際僅拿到約25萬元。
婷婷將車子增貸時,對方當場要她簽一堆密密麻麻的文件,她不及細看就簽了。
做網購的婷婷則不確定與她接洽的究竟是車貸公司的業務員或是代辦公司。婷婷先前因辭職育兒,開始負債,也另有銀行的車貸要還,後來她做網購,勉強應付生活與還款,但疫情期間人們紛紛做起團購,婷婷的網拍生意大不如前。
現金軋不過來之際,她接到一通電話,對方自稱車貸公司,可幫她還清銀行的車貸,還可多拿到24萬元,「我想說先過了這關再說,就答應。我說但是我人在花蓮,他們很積極,說沒關係,可以幫我重辦文件,報遺失還是什麼的,再申請新文件。最後我只拿到15萬元左右,我問不是24萬元嗎?對方說重辦文件需要各種費用,原來都算在我頭上,之前都沒講。但我頭都洗一半了,也沒辦法說什麼,因為我確實什麼都簽了,反悔也來不及。」妳有簽文件?婷婷說:「有,當時業務員拿一堆文件給我簽,我也搞不太清楚簽了什麼。」確實,那些文件通常都是一片密密麻麻的字海。

挪用申貸款 欺人智能障礙

35歲的Ben,是更令人傷心的例子。我們採訪不久已發現Ben似乎反應稍慢,但他知無不言。18歲高中畢業就到玩具工廠工作的他,習慣省吃儉用,每月賺3萬多可以存下一半。
Ben住新北市山區,父母務農,工廠也在山區,因此沒什麼朋友。但這年紀的男子不免渴望女人與愛情,他在網路上認識一個酒店妹,開始頻繁進出那間林森北路酒店,最後欠下大筆卡債,「後來我看到新聞,原來那種叫『剝皮店』,她招數很高。」他說,在酒店花了約100萬元。
他不敢再去,但仍渴望愛情,在網路看到交友中心廣告,他加入,不到2年花了20萬元,依舊沒交到女友。而為了打理門面,他還被路邊推銷員拉去買保養品,1年內買了20多萬元。
為了還債,Ben除了工廠的工作,假日還去山上割草,拚命打零工。
這是Ben負債的過程,短短幾年不但花光存款,還積欠大筆債務。為了還款,他上網找貸款資訊,摩托車貸了20萬元,他卻只拿到約15萬元;商品貸5萬元,他只拿到約3萬元。我們看了資料後推測,他上網找到的可能是代辦。
還有一項車貸,似乎更是被代辦嚴重欺騙,那是他上網找的台中「劉顧問」,Ben說他只想借10萬元,劉顧問卻幫他申貸50萬元,並自行將其中40萬元拿去買了一輛中古車,還聲稱幫Ben租給別人,每月可收租金2,000元。最後Ben實際拿到手的僅10萬元。他詢問車貸公司,車貸公司說Ben當初是跟代辦談的條件,車貸公司不清楚。
採訪到最後,Ben小聲問我:「妳知道我有『手冊』嗎?」我其實原本並不知道,但也不忍心說我後來猜到了,只好搖搖頭。他說,自己有輕度智能障礙,家族有好幾位皆如此。
Ben並非求助案件中唯一一位心智障礙者。社工李小姐說,有位住在中壢的女孩也是輕度智能障礙,「她是單親家庭,媽媽是外籍配偶,她們常常搬家,女孩一直想買房子給媽媽住,就在網路上遇到投資詐騙。」女孩說自己沒有錢投資,詐騙集團說有認識的人可幫忙辦貸款,女孩就這樣陷入負債。

求助者日多 年齡也年輕化

李小姐分析,就近年的求助案件來看,被詐騙而負債者幾乎高達一半,包括情感詐騙及阿志這種投資詐騙;疫情導致收入銳減甚至失業的也有好幾位,如小愛;也有人是疫情期間沉迷網路博奕;更有不少像佳玲那樣替家人背債的「關係債」。這些都令人在短期內欠下高額債務。
李小姐說,求助者越來越多,年齡也年輕化,因此當去年下半年柬埔寨事件爆發時,她便憂心地聯想:「這些負債者裡面,比較幸運的人來找我們,比較不幸運的,是不是被帶到柬埔寨了?還有後來的台版柬埔寨,一般人會覺得怎麼那麼笨?但可能他們只是想快速解決債務。來我們這裡求助的人,很多人都說借到完全沒錢了,不知道怎麼辦。」
婷婷的汽車增貸,被疑似代辦的仲介以各種附加費用名義,抽走近10萬元。
李小姐的懷疑並非無依據,去年本刊採訪到的幾位從柬埔寨逃回之人,個個皆是欠下數百萬元債務,其中一對情侶正是積欠車貸、商品貸。
目前人在柬埔寨的反詐騙救援組織成員Sammy也對我們說,參與救援近10個月,他觀察,多數到柬埔寨或緬甸的台灣人,都背負奇怪的債務,「一台摩托車8萬元可以貸到25萬元,莫名其妙捏很重(金流軋很緊),就大爆炸了。」他們冒險出國最大的推力在於缺乏社會與家庭安全網,「一個正常的家庭,你今天出了一點債務,大家一起捏一捏,就過去了。但如果家人沒辦法支持,甚至指責,他們就只能出來。根本不是什麼高薪詐騙,高薪詐騙很少的。」
★《鏡週刊》關心您:未滿18歲禁止飲酒,飲酒過量害人害己,酒後不開車,安全有保障。
更新時間|2023.09.12 20:46 臺北時間

支持鏡週刊

小心意大意義
小額贊助鏡週刊!

每月 $49 元全站看到飽
暢享無廣告閱讀體驗

延伸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