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
2023.07.31 20:31 臺北時間

民用轉軍事風險攀升!中國9月起管制高性能無人機出口 商務部說明原因

中國宣布9月1日起對性能較高的無人機及其相關物項實施出口管制,未經許可者不得出口;無人機示意圖。(翻攝自微博@芯智訊官微)
中國宣布9月1日起對性能較高的無人機及其相關物項實施出口管制,未經許可者不得出口;無人機示意圖。(翻攝自微博@芯智訊官微)
中國商務部、海關總署、國家國防科工局、中央軍委裝備發展部今(31日)聯合發布公告,聲稱為維護國家安全利益,決定9月1日起對性能較高的無人機及其相關物項實施出口管制,未經許可者不得出口。
公告指出是依中國《出口管制法》《對外貿易法》《海關法》規定,為維護國家安全和利益,且經國務院與中央軍委批准,決定對特定無人駕駛航空飛行器實施臨時出口管制,將針對達到在操作人員自然視距以外能夠可控飛行,最大續航時間大於等於30分鐘,且最大起飛重量大於7公斤或空機重量大於4公斤等性能的無人機,「本公告自9月1日起正式實施。臨時管制的實施期限不超過二年」。
公告也列出多項指標未經允許不准出口,諸如無線電通信設備、攜帶具有拋投功能的載荷或者自帶拋投器、帶高光譜相機、具一定精度的雷射測距定位零件、可支援「非認證載荷」等。在臨時管制期間,對指標未達到現有管制指標和第一條規定指標的所有無人駕駛航空飛行器,出口經營者明知或者應當知道出口將用於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擴散、恐怖主義活動或者軍事目的的,不得出口。
西方國家多次質疑中國企業向俄羅斯提供無人機,中國商務部4月就反駁稱「沒有根據的指控」,直指中國無人機出口至俄烏戰場的消息是抹黑中國企業,誓言北京會繼續加強無人機的出口控制。中國商務部發言人今(31日)表示,中國相關部門對部分無人機專用發動機、重要載荷、無線電通信設備和民用反無人機系統等實施出口管制,也禁止其他未列入管制的所有民用無人機出口用於軍事目的。
中國商務部發言人指出,高性能無人機具有一定的軍用屬性,對其實施出口管制是國際慣例,近年來,無人機技術快速發展,應用場景不斷拓寬,部分高規格高性能的民用無人機轉用軍事風險不斷上升,「中國作為無人機主要生產國和出口國,在充分評估論證的基礎上,決定適度擴大對無人機的出口管制,不針對任何特定國家和地區」。他也強調「只要用於合法民事用途,在履行相關程序後,都可以正常出口」。
更新時間|2023.09.12 20:47 臺北時間

支持鏡週刊

小心意大意義
小額贊助鏡週刊!

每月 $79 元全站看到飽
暢享無廣告閱讀體驗

延伸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