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
2023.10.11 14:46 臺北時間

傳「民間自行進口」導致政府進口蛋過期報廢 農業部:不完全是這樣

農業部代理部長陳駿季表示,未來將透過調整關稅的方式,讓貿易商自行進口,維持雞蛋的安全庫存量。(翻攝自國會頻道YouTube)
農業部代理部長陳駿季表示,未來將透過調整關稅的方式,讓貿易商自行進口,維持雞蛋的安全庫存量。(翻攝自國會頻道YouTube)
農業部專案進口雞蛋政策相關過程引發議論,先前傳出有5千萬顆進口蛋因為超過保存期限遭到報廢銷毀,遭質疑浪費公帑。不過近日有消息指出,民間雞蛋業者自行「團購」湊貨櫃,進口約6千萬顆蛋,才導致農業部的進口蛋量過剩產生逾期報廢的問題。對此,農業部代理部長陳駿季說明,報廢過期雞蛋的原因不完全是因為如此,進口雞蛋主要是調節國內市場需求,維持安全庫存是必要的。
有媒體報導指出,不具名的民間蛋品業界人士表示,年初蛋荒嚴重時,農業部(當時為農委會)開放12國雞蛋短期專案進口,讓民間業者也能自行進口,因此有中盤蛋商聯合湊貨櫃,像團購一樣向國外買蛋,湊了150個貨櫃、約6千萬顆雞蛋進口。這些蛋3月下單、5月後才到貨,也因此導致農業部的專案進口蛋過量,否則農業部的估算數字非常精準。
陳駿季今(11日)上午赴立法院報告備詢前,被問及農業部報廢5千萬顆雞蛋是否與民間自行進口雞蛋6千萬顆有關,他說明,農業部報廢過期雞蛋的原因不完全是因為這樣,民間自行進口的6千萬顆蛋也會進到加工、洗選,釋出到民生市場。他解釋,政府專案進口雞蛋,建置安全庫存,主要是為了調節國內市場需求,如果供應足夠,這些蛋就不會釋出,否則會影響蛋價,強調農業部的職責是為了保護國內的雞蛋產業。
陳駿季提到,雞蛋的供應會受氣候、禽流感等不確定因素影響,為了讓消費者有充足雞蛋,維持庫存量是必要的,而過期的就必須報廢,這是最後不得已的手段,即期的蛋品會先盡可能轉加工製成蛋液,能保存1至2年。未來庫存量會維持在基本水位,盡量避免過期雞蛋報廢。
在立法院經濟委員會中,陳駿季也向立委表示,安全庫存量不一定要由政府來做,未來也將評估透過關稅調整,讓貿易商自行進口,目前貿易的通路也已經打開,民間有能力進口,將持續朝這方面規劃。
更新時間|2023.10.11 14:46 臺北時間

支持鏡週刊

小心意大意義
小額贊助鏡週刊!

每月 $79 元全站看到飽
暢享無廣告閱讀體驗

延伸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