娛樂
2024.05.16 17:04 臺北時間

啟動台灣首次當代客語文學創作計畫 7位作家感動同台

客委會主委楊長鎮(左起)、顧問陳萬益、作家高翊峰、甘耀明、計畫主持人利玉芳、作家李旺台、吳鳴、羅思容、張芳慈、張郅忻、顧問彭瑞金及鏡文學執行總編輯張惠菁,共同出席「點光語言个星空 」啟動記者會。(鏡文學提供)
客委會主委楊長鎮(左起)、顧問陳萬益、作家高翊峰、甘耀明、計畫主持人利玉芳、作家李旺台、吳鳴、羅思容、張芳慈、張郅忻、顧問彭瑞金及鏡文學執行總編輯張惠菁,共同出席「點光語言个星空 」啟動記者會。(鏡文學提供)
由客家委員會(客委會)與鏡文學合辦的當代客語創作計畫「點光語言个星空 」,今(16日)舉辦啟動記者會,邀請7位客語文學資歷豐富的創作者,包含小說家李旺台、甘耀明、高翊峰,散文家吳鳴、張郅忻,詩人羅思容、張芳慈,透過客語創作描繪當代生活經驗、思維與想像,展現客語文學之美。
該計畫為客委會首度推動,由利玉芳擔任計畫主持人,陳萬益、彭瑞金、范文芳擔任顧問,7位作家將以1年的時間進行創作,成果於115年推出,期待帶給非客語族群啟發和刺激,實踐語言的多元精神。
近年勤於創作長篇歷史小說的小說家李旺台,作品《蕉王吳振瑞》不久前被翻譯成英語,於美國Shadelandhouse Modern Press出版社出版:「以華語思維是寫不出客語作品的,聽到計畫時覺得有千難萬難,但我腦裡浮現許多文學客語。」
他舉出:「『你這隻猴子,添飯添得那麼尖,又不是在堆稈棚哩。』『赫!你的面色若金,金到像鏡仔樣吔。』這些句子有誇張的比喻和意義,內含鄉土浪漫,就是文學。」
苗栗獅潭人甘耀明從小講客語:「沒想到有一天能用60%客家文字融合寫作。這是一次實驗,不知會寫出什麼,但會給台灣文學一個新方向。」小說家高翊峰準備用客家文字挑戰撰寫科幻故事:「講客家語的人口愈來愈少,應該愈來愈有價值,未來客語聲音可以變成虛擬貨幣,年輕人利用挖礦的方向挖掘客語的寶礦。」
散文家吳鳴(彭明輝)今年自政治大學歷史學系教授退休,退休2個月便接到計畫邀請,一度有些遲疑:「一開始我不知道怎麼用客家話寫出一句簡單的形容文字,花了10天試寫3,000字,比平常多花了3、5倍的時間。」但作為歷史學者,他認為:「這就是一個歷史事件,從來沒有用客語書寫的計畫,如今不但能用客語書寫,還能參與歷史,怎能不加入?」
散文家張郅忻以親子出發,用紀錄生活中小事創作;詩人羅思容是音樂人、畫家,將結合詩與歌的方式寫作,並以客語溫柔獻唱〈夜〉;詩人張芳慈也以吟誦客語詩開場,感動在場人士。
20240516insight002
客委會主委楊長鎮出席520前最後一場公開活動,用幽默及感性致詞。(鏡文學提供)
客委會主委楊長鎮出席520前最後一場公開活動致詞:「語言復興也是民主的表現,語言變遷代表人類價值的改變。」幽默並感性地說:「反正明天是最後一天上班。我認為客語接近將死狀態,讓我們為母語創造新的生命才能走下去。拜託在場各位,要怎麼寫、用什麼字寫影響很大,跟文學家一起來做,相信以各位的成就,能用客家話寫出一系列傑出的作品。」
鏡文學執行總編輯張惠菁表示:「鏡文學的專長是以文字、聲音、影像擴展影響力,去年《八尺門的辯護人》影視化就是一例,語言是很重要的開端,而鮮活當代語言更能引人入勝。」
20240516insight002
鏡文學執行總編輯張惠菁出席與客委會合辦的當代客語創作計畫活動。(鏡文學提供)
更新時間| 臺北時間

支持鏡週刊

小心意大意義
小額贊助鏡週刊!

每月 $79 元全站看到飽
暢享無廣告閱讀體驗

延伸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