娛樂
2024.05.17 13:06 臺北時間

北影入圍標準爆爭議! 昔百萬首獎導演點名2疑點:蠻難過的

曾以紀錄片《不能戳的秘密2:國家機器》獲得2014年台北電影獎百萬首獎的李惠仁導演,呼籲北影應對外說明制度爭議。(本刊資料照)
曾以紀錄片《不能戳的秘密2:國家機器》獲得2014年台北電影獎百萬首獎的李惠仁導演,呼籲北影應對外說明制度爭議。(本刊資料照)
台北電影節日前公布台北電影獎的入圍名單,然而本次名單公布後卻引發評審標準的相關爭議,在電影圈和觀眾間掀起熱烈討論。曾榮獲台北電影獎百萬首獎的導演李惠仁指出,看到爭議沒有釐清蠻難過的,並提出兩大疑點,呼籲妥善釐清爭議、處理問題。
2024年第26屆台北電影獎週三(15日)公布入圍名單,因為競爭相當激烈,每年總有些遺珠之憾。去年曾在金馬獎中以電影《老狐狸》獲得最佳男配角的陳慕義,精湛演出獲得許多影評及觀眾的好評,被視為片中靈魂人物的他,這次片方為他報名爭取男主角獎,但名單公布後,反而是同片共演的童星白潤音入圍,與《周處除三害》的阮經天及《車頂上的玄天上帝》周渝民共同角逐北影影帝。
北影總監李亞梅受訪時表示,陳慕義報名男主角獎,但因為戲分不足,因此沒有入圍。只是這樣的說法引發不少討論,陳慕義反問,難道評審有用碼錶去量每個報名者的演出時長嗎?更指出經典好萊塢電影《教父》中馬龍白蘭度的戲分也比艾爾帕西諾少,仍獲得奧斯卡最佳男主角。他質疑北影是因為他的政治立場而未讓他入選。
與陳慕義相反的例子,則是《周處除三害》中的女配角入圍者曾珮瑜。原先曾珮瑜並未報名此獎,但評審在看過片子之後認為她的表演非常精彩,因此邀請她報名,並順利讓她入圍。這兩人的例子形成了極端的對比,產生「有報名卻沒入圍」以及「沒報名卻有入圍」的情況。不少網友質疑評審可以視情況更動報名者角逐的項目,就算認為陳慕義的戲分比較少,為何不將他安排至男配角項目競爭?另外北影評審主動邀請曾佩瑜參賽,那對於有報名參賽的其他電影人、或其他錯過報名的作品是否不公平?質疑評選標準以及評審是否權力過大。
20240517edi012
北影總監李亞梅稱陳慕義戲分太少因此沒有入圍,說法讓陳慕義和其他觀眾難以接受。(翻攝自台北電影節YouTube)
只不過北影至今僅回應一次,稱陳慕義未入圍沒有政治因素,只針對表演討論,尊重評審決定,至於曾珮瑜的情況則沒有說明。曾以紀錄片《不能戳的秘密2:國家機器》獲得2014年台北電影獎百萬首獎的李惠仁導演,17日在臉書發文感嘆,看到爭議未能釐清,他蠻難過的,並點出2點問題,呼籲北影應該對外說明。
李惠仁指出,如果是「複審」評審主動提及,並在評審團投票通過讓曾珮瑜入圍,是否合乎「程序正義」原則?評審團是否有跳過「初審」直接列為「種子球員」的權力或案例?如果評審團沒有這個權力,也沒有這種案例,那麼當天主席讓它列入表決的原因為何?這個部分應該對外釋疑。第二點,若是「初審」評審就主動提及並投票同意為曾珮瑜小姐「補報名」,北影也應該對外說明,初審評審是否有此權力?是否有案例,以及有幾位評審投票?「誠摯希望,北影能妥善釐清爭議,處理問題。」
更新時間|2024.05.17 13:06 臺北時間

支持鏡週刊

小心意大意義
小額贊助鏡週刊!

每月 $79 元全站看到飽
暢享無廣告閱讀體驗

延伸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