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鏡相人間】我就這樣沉迷線上博弈 疫情下的成癮現象與戒癮難題

    疫情3年,除了居家辦公造成宅經濟爆發式成長,更有一項產業無聲蔓延:線上博弈。刑事局統計資料顯示,2020年全台網路賭場破獲件數為635件,2022年破獲件數增為1,226件,成長整整1倍。疫情下的經濟焦慮、人際隔絕、網路與手機發達,都成為賭博成癮的關鍵誘因。台灣視賭博為非法,卻對成癮者視而不見。2020年,台北市松德醫院首創博弈門診,近2年發展出團體治療,越來越多債台高築、親友翻臉、甚至動念輕生的成癮者願意尋求協助。過去老一輩瘋六合彩、大家樂,現在線上博弈則有族群年輕化的趨勢,危害比實體賭場還要大。我們專訪3位年輕人,談談他們為何沉迷線上博弈?如何與家人坦白?戒除賭癮又為什麼那麼困難?

    2023/03/26 21:58

  2. 【一鏡到底】交朋友的100種方法 吳志中

    近1年多來,台灣在法國社會中能見度前所未有地高,除了上下議會通過挺台法案,連法國官員都在世衛大會上公開支持台灣,種種相挺,背後多有駐法代表吳志中穿針引線。儘管台法沒有正式邦交,吳志中從小處著手,選用法國車當館車,珍視與每位法國官員、議員往來交流的機會,主動為賓客翻譯,甚至連餐廳訂位、都請同事以「台灣大使館」為名,以各種方式拓展台法往來。對他來說,外交工作就像交朋友,先表示善意、相互了解,才有攜手可能。

    2023/03/26 21:58

  3. 【賭博成癮番外篇】賭癮是什麼?股票、虛擬貨幣算賭博嗎?

    松德醫院首創戒賭團體,第一階段為期8週,目標是停止賭博。帶領團體的臨床心理師徐士閎說:「我們的課程第一章就花了一點篇幅定義賭博,賭博不像喝酒、用藥,我們定義賭博是兩個人以上,為了獲得某些事情,用有價值的東西作賭注,而事件結果是用機率去決定。」常見的百家樂、老虎機、德州撲克較無懸念,而投資股票落在灰色地帶,「股票漲跌沒人知道,你可以分析,但沒辦法保證明天開盤是漲是跌,只要沒辦法確定就有賭博性質。我們團體活動會帶討論,有些人覺得股票是,有些人覺得不是。」

    2023/03/26 21:58

  4. 【頭家開講】他搶下創新板頭香 拚當能源界Uber 泓德能源董事長謝源一專訪

    3月6日搶下證交所創新板能源股頭香的泓德能源,一掛牌就掀起一波紅色漲幅太陽能風暴,帶領公司開創新局的領軍人物正是董事長謝源一。謝源一自小生長於佛教薰陶的家庭,起家的文創事業也是星雲法師欽點,靠著經營佛光山佛陀紀念館時的人脈牽線接觸綠電,2016年創立泓德能源,以統包工程為主力創下巨幅營收,去年營收衝破50.6億元。謝源一深知案場工程的餅會越做越小,在光電、儲能開發同時,正逐步轉型智慧電力服務,要成為能源界中的Uber。

    2023/03/24 21:58

  5. 他喚星雲法師「師公」 獲加持業績翻倍成長 泓德能源董事長謝源一

    搶下證交所創新板能源股頭香的泓德能源,一掛牌就掀起一波紅色漲幅太陽能風暴,帶領公司開創新局的領軍人物正是董事長謝源一。謝源一自小生長於佛教薰陶的家庭,起家的文創事業也是星雲法師欽點,靠著經營佛光山佛陀紀念館時的人脈牽線接觸綠電,2016年創立泓德能源,以統包工程為主力創下巨幅營收,去年營收衝破50.6億元。謝源一深知案場工程的餅會愈做愈小,在光電、儲能開發同時,正逐步轉型智慧電力服務,要成為能源界中的Uber。

    2023/03/24 21:58

  6. 【拚當能源界Uber番外篇】星雲大師賜教三個字 讓他贏在起跑點 泓德能源董事長謝源一專訪

    進軍太陽能事業之初,謝源一就曾請益師公,星雲法師囑咐他要「多溝通」,「多多溝通雖然會犧牲時間,卻可以比較圓滿。」 台灣發展再生能源是特許行業,開發時不用進行耗時又耗資源的環評。但謝源一泓德早就預料到環境議題會浮上檯面,因為根據他早年在海外找地建發電案場時累積下的經驗,「嚴謹的敦親睦鄰環境檢測,雖然會多花時間金錢,卻可保開發案場時的萬無一失、避免爭議。」

    2023/03/24 21:58

  7. 【拚當能源界Uber番外篇】光電俠勾勾纏 打動養殖達人為他開拓漁業商機 泓德能源董事長謝源一專訪

    「啊~會不會把養的魚都電翻肚?」這是養殖戶都怕怕的事,不過到過漁電共生案場就會發現這事不大可能會發生,主因在於養魚的漁池根本不會架設太陽能發電板,地面型太陽能板是建在加固的土堤上。無論如何沒有充分的溝通對養殖漁民來說,任誰都會對漁電共生存在一串的疑問?就連現在任職泓德能源旗下星源魚業總經理張東昇,這樣的養殖達人當初也不是不想和漁電共生沾上邊。

    2023/03/24 21:58

  8. 【台灣老店】嚴母巴頭傳食藝 兒青出於藍 阿旺澄食堂

    阿旺澄食堂在台中豐原飄香了33年,是教饕客牽腸掛肚、在地人三天兩頭就會去吃的好味道。33年前,第一代林澤玉、張貴美夫妻跑路到豐原,為維持生計,在圓環西路一隅擺起無名肉粥攤,開啟了阿旺澄食堂的前身,一開始清淡的生意,卻被繞路躲地磅的卡車司機吃成人氣小吃。2005年,林澤玉身體每況愈下,兒子林昭成返鄉、並打造出「阿旺澄食堂」品牌,從此林昭成被客人稱作「阿旺」。隨後將觸角伸進冷凍食品,卻在當年震驚社會的食安風暴中慘賠數百萬元。母子攜手守住老店,去年被迫遷址進駐豐原鬧區,在老饕回找、新客不斷下,阿旺澄食堂人氣更高。

    2023/03/23 21:58

  9. 【巴頭打卡美食番外篇】棄銀行鐵飯碗 他把肉粥店打造成網美名店

    2000年阿旺澄食堂第一代林澤玉發生心肌梗塞,由於之後健康不佳的緣故便開始產生倦勤念頭,但當時經濟壓力頗大、即使林澤玉萌生退意也還是得繼續做,為了緩和爸媽的情緒摩擦,林昭成(阿旺)、林昭宏(阿旺哥)兩人展開一放假就跑回豐原模式、幫忙店裡的生意。

    2023/03/23 2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