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專區財經理財

【達觀股市】低利、疫情與洗錢 銀行業雪上加霜

金融股一直是投資人鍾愛的存股標的,但因為利率維持在低點,銀行業利差空間縮窄,影響獲利。
金融股一直是投資人鍾愛的存股標的,但因為利率維持在低點,銀行業利差空間縮窄,影響獲利。
國際調查記者同盟在上週提出了一份調查報告,內容指出包括匯豐、摩根大通、渣打集團、德意志銀行、紐約梅隆銀行等機構,涉嫌參與洗錢,相關業者股價因此出現大跌,更波及到整個銀行產業。
例如香港匯豐銀行,過去是香港人投資股市的首選標的,但今年以來的跌幅已經超過50%,相較於2007年的高點,更是跌了超過80%。而德意志銀行今年以來的跌幅雖然只有8%左右,但相較於2007年的高點,股價也下跌了93%。

利率結構差 股價低迷

從這些銀行業者股價的長期跌幅來看,影響它們的並不只有今年初的疫情與近期的洗錢,還有長期的結構性問題,而我認為最關鍵的,就是長期低利率的經濟環境。
以歐元區為例,包括德國、法國、荷蘭和瑞士的10年期公債殖利率都在零以下,而近期宣布可能要推出負利率的英國,其10年期公債殖利率也只有0.19%。這樣的利率結構,讓銀行業很難靠著利差來實現獲利,然而它們又必須承擔貸款的違約風險,股價因此長期低迷。
另外,同樣處在長期低利率環境的日本,目前10年期公債殖利率在零左右。而他們的大型銀行業如瑞穗銀行,目前的股價相較於2006年的高點已經跌了90%,而三井住友銀行的跌幅也將近80%。
這樣的問題也可能會出現在其他市場。例如美國聯準會宣布將會長期維持低利率,而美國銀行股中的績優生—JPMorgan,今年跌幅也有34%,遠遠地落後S&P500跟科技股。

歡迎加入鏡週刊 會員專區

限時優惠每月$49
全站看到飽

5元可享單篇好文14天
無限瀏覽

已經是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