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專區娛樂

【影評】《小王子公主心》 溫柔的殘酷物語

生理男孩,內心卻是女孩的莎夏,成長過程不停面對學校的排斥。(東昊提供)
生理男孩,內心卻是女孩的莎夏,成長過程不停面對學校的排斥。(東昊提供)
名字中性的「莎夏」是個小朋友,但他很堅定生理男性的自己,是個女孩。媽媽從以為說著玩玩到傾聽理解,從懷疑愧疚到爲孩子而戰,這部影片雖然只記錄了一段時期而略顯輕盈,卻有沉重的質地而發人深省。
即使1997年就已經出現電影《玫瑰少年》甚至成為一個專有名詞,即使生在以為自由開放的法國,即使全家都站出來力挺,一個被困在男孩身體裡的女孩,依然要承受各種打擊和痛苦。學校不准他以女生自居,就算專業醫生願意來會談,校長老師也以集體缺席做為答覆。要不是父母鍥而不捨,恐怕不會有新學年的改變。但芭蕾老師依然把小孩推出教室,然後微笑關上門這種看似禮貌的暴力,應該是莎夏之後會遭遇的常態。
長期刻畫酷兒與性別議題的薩巴斯汀李席茲關注這個題材並不令人意外,我反而好奇那些明顯排斥性少數的人是「不願」還是「不配」出現在畫面裡?導演就是安靜溫柔地記錄,沒有張牙舞爪宣揚理念,鏡頭自會讓你看到真實的殘酷。
一定有人會跳出來駁斥:要是莎夏以後轉變心意怎麼辦?小孩哪懂這些?其實電影裡說明了各種可能與因應。重點是當你看到一個10歲不到的小孩對霸凌他的世界說著「還好」、嘴角勉力上揚卻掩不住眼淚奪眶時,你還能以為他沒事自找苦吃?為母則強的媽媽應該也意識到比莎夏沒大幾歲的哥哥對他必須花更多心思在「妹妹」身上表示理解的同時,也流露出幾分孤獨。
好奇這部片如果進到校園會有什麼反應?那些極力阻止性平教育者的殘酷,便是莎夏的遭遇。他們捍衛的正常,只是不願承認的歧視。

歡迎加入鏡週刊 會員專區

限時優惠每月$79
全站看到飽

10元可享單篇好文14天
無限瀏覽

已經是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