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專區娛樂

【影評】《拆彈少年》 仇恨的未爆彈

1945年5月5日納粹德國向盟軍投降,丹麥告別五年的德國佔領時代。但戰爭結束,不代表和平開始,丹麥或盟軍對納粹德國種種不滿,有了宣洩機會。丹麥導演馬丁贊帝維電影《拆彈少年》的故事,就從這裡說起。影片顛覆多數戰勝國苦盡甘來的觀點,思考復仇的意義,以不同的角度談二戰後的轉型正義,也提供另一層反省。
二戰末期,德軍為防堵盟軍由丹麥西岸登陸,在沿海地區埋設約兩百萬枚的地雷,戰後,誰來拆地雷?丹麥歷史只強調,政府以地雷受害國的身分,參與各種國際反雷行動,並對外宣布在2012年拆除最後一批地雷,從此「無雷」。
但《拆彈少年》導演馬丁贊帝維在為二戰故事找資料時,意外在網路搜尋到戰後丹麥軍方與盟軍曾強迫德軍戰俘拆地雷的過往,震驚之餘,也引發靈感,拍出《拆彈少年》,揭開丹麥的一頁黑暗歷史。
導演馬丁贊帝維電影《拆彈少年》揭開戰後丹麥的一頁黑暗歷史。 (傳影互動提供)
西方影視作品裡的納粹德軍幾乎都以加害者形象出現,不過《拆彈少年》裡戰敗的德軍卻是丹麥復仇心態下的受害者。片中的丹麥士官卡爾奉命帶一群青少年德國戰俘,清除地雷,告知任務完成就能返鄉。這群未成年的軍人,是戰爭末期納粹動員加入的「娃娃兵」,其實也是納粹受害者,但戰後,竟得在異地承受納粹暴行的惡果。

歡迎加入鏡週刊 會員專區

限時優惠每月$79
全站看到飽

10元可享單篇好文14天
無限瀏覽

已經是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