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專區時事

【達觀股市】電商進逼、租金高掛 全球零售商掀風暴

美大型連鎖零售業Payless、Limited Stores宣布破產,反應的是電商崛起、租金壓力沉重的事實。(東方IC)
美大型連鎖零售業Payless、Limited Stores宣布破產,反應的是電商崛起、租金壓力沉重的事實。(東方IC)
美國知名平價連鎖鞋店Payless上個月初宣布申請破產保護,這是繼今年初,知名服飾連鎖店Limited Stores宣布破產後,最受矚目的大型連鎖零售業破產案件。
其他業者雖不至於走到破產這一步,但也大幅縮減店鋪數量。例如Macy's、JC Penney、Sears這類的百貨商場都在縮減規模,甚至連精品百貨Neiman Marcus也要進行重整。
根據瑞士信貸數據顯示,今年迄今,全美國已經有2,880家商店宣布將會關閉歇業,較去年同期的1,153家大幅增加。瑞士信貸更推估,全年可能會有8,640家商店關閉,比2008年次貸風暴期間更多。
零售店舖的問題不只發生在美國。中國的一代鞋王百麗國際,在上週宣布要進行435億港元私有化,這將會是港交所史上規模最大的私有化交易案件。這家公司在2010年到2012年間,每年門市增加數量都在1500到2000家店,但快速的展店卻成為今日的包袱。近年持續的虧損,終究讓該公司決定私有化並啟動轉型之路。
為什麼不同國家、不同產品的零售通路,紛紛走上破產、關店之路?或許亞馬遜股價屢創新高,阿里巴巴與京東股價接近歷史新高,可以說明一部分的原因。這些電商從一開始的單一品項,逐漸轉型到什麼都有、什麼都賣,亞馬遜在今年初宣布進軍女性內衣市場時,就讓維多利亞的祕密備感威脅。
另一個原因則是實體店面成本過高。全球寬鬆貨幣近10年,房地產價格也都處在相對高檔位置。這些零售業者一方面要面臨營收被電商侵蝕,另一方面則是面臨租金成本壓力,最後選擇關店也是可以預期的結果。
台灣當然不可能置身於這個趨勢之外,除了本土電商之外,跨境電商也侵門踏戶的進軍了。包括實體通路、上下游產品供應商、商用不動產市場,都可能會因為此趨勢而產生質變。例如聚陽就曾經因為主要客戶GAP關閉零售店、清理庫存而出現業績下滑的現象。 如果投資人持有相關族群,應仔細研究所持有的公司,在這樣的趨勢之下究竟是受益者、還是受害者?

歡迎加入鏡週刊 會員專區

限時優惠每月$79
全站看到飽

10元可享單篇好文14天
無限瀏覽

已經是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