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專區人物

【一鏡到底】邊境的母親 辛西雅‧蒙格醫師專訪之二

辛西雅話不多,聲量也不大,但親切的笑容瞬間拉近與人之間的距離。
辛西雅話不多,聲量也不大,但親切的笑容瞬間拉近與人之間的距離。
起初梅道診所只是一間木造高腳屋,作為臨時緊急醫療站,資源匱乏下,一樓是看診室,二樓是員工宿舍,消毒器械甚至要用煮米鍋來煮。「頭十年,我們沒有正式名稱,大家只知道有個醫學生設立的診所,因此被稱為『醫學生診所』。」後來逃難者越來越多,她們也開始訓練當地克倫族青年作為醫療人員,漸具規模後才取名叫梅道診所,「『梅道』是當地村落的名字。」她說話聲量不大,整個人無聲無臭,像是恨不得把自己融入背景裡,一點也沒有領袖人物的張揚氣味。
眾人參與醫療:我們希望這些人不只是永遠的戰爭難民或受害者。
良好的家庭教育奠定她的醫學基礎。父親在公衛部門工作,母親生育扶養七名子女,在極端重男輕女的緬甸社會裡,父母對待子女一視同仁,「父親的同事很多女醫生、女護士,在醫療群體內男女比較平等。」她是克倫族人,在緬甸是第三大族,位於貧困的緬甸東部,父母為讓他們獲得較好教育,搬到中型城市毛淡棉(Moulmein,現稱Mawlamyine)居住。她幼時常隨父親到偏鄉地區執行疫苗、瘧疾防治計畫,這樣的經驗讓她發現,「緬甸七成人口住在缺乏醫療資源的偏鄉,約2、3萬人只被分配到1位醫療人員。」她觀察到如要改善邊境狀況,就必須建立一套讓眾人參與的醫療系統,「我們希望這些人不只是永遠的戰爭難民或受害者。」她淡褐色的深邃眼珠,略顯疲憊,看到的是更遠的未來。
1988年11月,辛西雅(右)逃難到泰國邊境的美索鎮,以為半年後就能回家,沒想到一過就是29年。(梅道診所提供)
她說話時幾乎不談「我」,全是講「我們」,就像她的家也隨時開放給有需要的人來住。很多病人來住院,陪同的病患家屬沒地方睡,就睡到她家。2003年開始到泰緬邊境服務的國際志工賴樹盛說:「她家是開放的,很多病患家屬、遠親來住。她的心是開著的,家當然也是開著,包括整個梅道診所都是對外開放。」因此她生活忙碌,幾乎沒有任何私人生活,相識15年的梅道診所合作夥伴、素婉妮密基金會執行董事芭提妮(Pattinee Suanprasert)說:「所有人都有自己的時間或私生活,但我覺得她都不需要。」

歡迎加入鏡週刊 會員專區

限時優惠每月$79
全站看到飽

10元可享單篇好文14天
無限瀏覽

已經是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