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專區財經理財

【生技股這樣買】新藥股會飆也會摔 拿到藥證非上漲保證

中裕的愛滋病新藥今年3月取得美國FDA藥證,創下台灣首例。
中裕的愛滋病新藥今年3月取得美國FDA藥證,創下台灣首例。
新藥股風險高,因為臨床實驗會不會通過,就連專家也未必看得準,即使拿到藥證,也需持續觀察新藥上市後的銷售狀況,才能確保營運效益,建議保守投資人等到解盲後或有營收獲利時再介入。
「生技股的評價方式和科技股很不一樣。」生技股占逾5成部位的台股達人歐斯麥解釋,電子業以消費性產品或硬體為主,主要是看成本、銷量,但這套投資思維在新藥卻不管用,「因為從研發到取得藥證的時程難以預計,新藥銷售和需求有多大也不易估算。」
曾任職生技公司研發部門多年,富蘭克林華美全球醫療保健基金經理人廖昌亮指出,新藥的臨床實驗會不會通過,就連專家也未必看得準。而在臨床實驗結果出爐前,股價通常會先漲一波,投資人不妨先行獲利了結,「這就像戀愛是曖昧不明時最美麗,建議投資人不要賭最後一把。」至於保守投資人,可以等到解盲後、或有營收獲利時再介入。
廖昌亮強調,新藥股應每季進行檢視,包括研發進度、競爭對手的狀況等,即使藥證到手,也要追蹤授權和銷售的狀況,「首先是追蹤新藥開賣後的第1季營收是否如預期,接下來的第2、3季則可以幫助預測全年的銷售量。」
「即使拿到藥證,股價也有可能不漲反跌。」歐斯麥解釋,當新藥處於研發期,沒有營收與獲利,市場只能用「本夢比」來評價公司,等拿到藥證後,還要看實質的銷售數字,「如果營運獲利不如預期,股價照樣會跌。」
歐斯麥舉例說,中裕的愛滋病新藥今年3月拿到藥證,股價大漲,但5月營收卻掛零,股價也隨之修正,原因是「2020年新竹廠才能量產,而這段期間須花錢蓋廠,EPS一定不好看,未來2、3年才會是營運高峰。」從拿藥證到銷售,收成仍需時間,買新藥股須抱中長線布局心態。

歡迎加入鏡週刊 會員專區

限時優惠每月$79
全站看到飽

10元可享單篇好文14天
無限瀏覽

已經是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