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專區娛樂

【影評】《沒有煙硝的日子》  戰爭就是你

2014年頓巴斯戰爭爆發,烏克蘭的孕婦家門前被炸出大洞,馬航失蹤客機殘骸竟也掉在門前。(高雄電影節提供)
2014年頓巴斯戰爭爆發,烏克蘭的孕婦家門前被炸出大洞,馬航失蹤客機殘骸竟也掉在門前。(高雄電影節提供)
早在2022年烏俄戰爭爆發之前,烏東親俄勢力與政府軍之間的衝突早已不斷上演。女導演瑪莉娜艾爾戈巴赫的《沒有煙硝的日子》在2022年完成,講的就是2014年的頓巴斯戰爭。迥異於一般戰爭片總要塑造男性拋頭顱灑熱血的英雄故事,她反而以即將臨盆的孕婦為主角。
女主角所在的村落位於衝突激烈的頓內茨克,砲彈已把家中那面牆給轟垮,只好自我解嘲之後在那裡裝面大窗戶好了。她需要車子以備隨時要去醫院分娩,偏偏被丈夫友人不告而借,成了親俄分離主義份子的工具。
認為女導演拍這類題材且把女性擺在主要位置就不可質疑的話,這種政治正確也未免太廉價。該片不僅更動戰爭電影的性別主體,也以緩慢移動的鏡頭從生活裡去捕捉戰爭的無情,它奪走的不只是身家財產,更是人與人之間的信任與尊重。
戰場甚至從不只在家門外。丈夫與弟弟,兩個女主角生命中最愛的男人,就站在對立的位置。一家人或許還下不了手,但落在堅信「敵人必須都死光戰爭才會結束」的外人手裡,就難說了。你也許還記得馬來西亞航空17號班機空難事件?被俄國山毛櫸飛彈擊中而解體的殘骸,就墜落在離主角家不遠的地方。無辜枉死的乘客與急尋兒女下落的外國父母,不也被戰火牽連傷害?
沒有強大的戲劇張力,悲劇與控訴全潛在日常。當你見到女主角隻身一人在擋住破牆的沙發上疼痛地分娩,鏡頭望去一片廣袤的草原,卻倏地一下少了好幾條人命;之後,對女主角的痛嚎視若無睹的軍人們,卻只顧著搬武器。清晰有力的電影語言,取代聲嘶力竭的口號;批判的力道,卻也像初生嬰兒的哭聲嘹亮。

歡迎加入鏡週刊 會員專區

限時優惠每月$79
全站看到飽

10元可享單篇好文14天
無限瀏覽

已經是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