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專區美食旅遊

台灣軍中名菜復興鍋 完勝阿里郎部隊鍋

近年韓風大起,韓劇迷都知道韓國有個「部隊鍋」,卻很少人知道,台灣軍中也有一個部隊鍋,名為「復興鍋」,以前逢年過節才有得吃,簡直就是台版佛跳牆。
這幾年,韓式部隊鍋在台灣火得很,這一鍋源自韓戰過後物資匱乏,首爾民眾利用美軍基地剩餘的香腸、罐裝火腿、午餐肉,加上辣湯煮成火鍋,後來還加入泡菜、洋蔥、青蔥、焗豆、培根、起士片、韓國拉麵等,成為揚名世界的韓國名菜。
早期用美軍基地剩餘的香腸、罐裝火腿、午餐肉做成的韓式部隊鍋,現在加入不少食材,愈來愈豐富。(攝影:梁孝傑)
其實,咱們台灣也有一個部隊鍋,這個從軍中部隊流傳出來的「復興鍋」,起源有不同說法,根據日前重新推出「蔣氏父子宴」的明池及棲蘭山莊的說法,民國40年代,某次過年或復興崗政工幹校結業典禮時,蔣中正與蔣經國蒞校主持餐會,當時因國共內戰、奉行「勤儉建國」,兩蔣飲食不愛鋪張,尤其是經國先生的飲食更為隨興。
這卻苦了廚師,菜色要看起來平實、不能太寒酸,又要顧到營養及美味,往往只能從湯頭下功夫,於是想出利用老母雞、干貝、蹄膀等高級食材熬燉數小時,只剩濃郁湯底,起鍋前,再讓這些熬湯的高級食材消失無蹤。
我也聽過另一種說法,是當年擔任行政院長的蔣經國到外島視察,見到軍中伙食只有白菜湯和幾道小菜,為了鼓舞士氣,便幫大家加菜,將土雞、蹄膀跟炸蛋加入白菜湯,就成了現在的復興鍋。

歡迎加入鏡週刊 會員專區

限時優惠每月$79
全站看到飽

10元可享單篇好文14天
無限瀏覽

已經是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