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專區財經理財

【本土布鞋王】復興台灣鞋業 他籲政府借鏡韓國東大門

見過韓國東大門布料市場的盛況,呂紹楠建議,政府應推動在地保護主義,提供產業生存空間。
見過韓國東大門布料市場的盛況,呂紹楠建議,政府應推動在地保護主義,提供產業生存空間。
2004年,原在友達當工程師的富發牌古著鞋創辦人呂紹楠,決定辭職創業賣鞋,靠父母在鞋廠工作養大的他,經歷過台灣製鞋王國最輝煌的時代,也嚐過產業紛紛外移出走的苦果。
在鞋業打滾20多年,呂紹楠認為,政府應借鏡韓國東大門模式,從產業源頭到人才培育,給予留在台灣辛苦掙扎的傳統產業更多機會,才能避免產業出走、專業人口持續外流。
「2004年我剛創業時,台灣最紅的是高科技產業,政府提倡兩兆雙星產業,導致很多傳統產業一直出走。」呂紹楠開車載著我們與他一同到台中大里拜訪廠商,忍不住埋怨:「當上游布料的市場開始消失,產業鏈上的貼合、裁斷、針車、成形、貼底等一連串加工,就是跟著一起沒落。」
而產業消失的直接影響,是產業人才的流失。呂紹楠說:「韓國從國、高中開始培育專業的產業人才,你知道嗎?我之前去韓國的布料市場參觀,兩棟6層樓的大樓,裡面很多都是20、30幾歲的年輕人在挑布、買布,我真的嚇一跳!在台灣,很少有20幾歲的年輕人在逛布莊。」
呂紹楠認為,台灣鞋市場一年有4千多萬雙需求,台灣製鞋仍有生存機會。
呂紹楠解釋:「韓國政府培育這些年輕人,將他們設計、開發出少量、單價高的衣服和鞋子,交給經銷商零售,最後形成東大門商圈,由政府提供舞台,這在台灣是沒有的。台灣相關產業的斷層太嚴重,例如五分埔只有批發,產業不被保護,一旦供過於求,像今年我認識的五分埔批發商,也收了好多家。」

歡迎加入鏡週刊 會員專區

限時優惠每月$79
全站看到飽

10元可享單篇好文14天
無限瀏覽

已經是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