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專區人物

【龍應台番外篇】龍應台:不要讓妳兒子變成沙發上的一袋米

龍應台二兒子菲力普現居維也那。(翻攝自龍應台臉書)
龍應台二兒子菲力普現居維也那。(翻攝自龍應台臉書)
龍應台的創作有兩個脈絡,一個是《野火集》《百年思索》,知識份子以天下為己任,教導讀者慎思明辨;另一個系統,即《孩子你慢慢來》《親愛的安德烈》《目送》,以親職教育為核心,後者以2個兒子安德烈、菲力普為主題,讓他成為教養書的意見領袖,但她說《親愛的安德烈》其實是她的受傷筆記。
那個讓自己歡荒喜地的小孩,長到18歲,講話有一搭沒一搭,她每天都被挑戰,傷害,家書是自我療傷。把這樣的傷害寫出來,那是一種安慰,看連龍應台都會這樣了,好像也沒什麼。
假使生女兒,會不會結果不一樣?「從我非常不科學的觀察跟體會,我還發現真的是很不一樣,女兒對於年老的父母的態度,跟兒子非常的不一樣,你要問我原因,我只能說華人社會的男孩,從小就教養要堅忍,要勇敢,他要對外,他要向上,但情感的表達,他全然匱乏,感情很不纖細,很不懂溫柔。你會發現很多女人有很多閨蜜呀,但男生沒有朋友,他除了職場裡頭的來往的人,甚麼都沒有。」
她說她有一個觀察,說二十四孝其實都是男人寫的。臥冰求鯉,哭竹生筍什麼的都是一堆男人當官啊,汲汲名利一輩子,再後媽媽死了,再回頭發現一輩子,什麼都沒做,哭啊,寫文章來懺悔。「不要這樣了,活著的時候,你就花時間不是很好嗎?你現在的所有的付出,一點點時間,一個電話,一個擁抱,尤其是讓媽媽聽你的聲音,那不是很好嗎?而且你現在所有的付出,其實都是獲得。」
她說母親也很有責任,如果妳把兒子都教養成情感很不纖細,很不懂得溫柔的男生,那他以後退休之後,情感鈣化了,就真的變成一袋米,撐在沙發裡,那是一個多可悲的未來啊。」

歡迎加入鏡週刊 會員專區

限時優惠每月$49
全站看到飽

5元可享單篇好文14天
無限瀏覽

已經是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