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專區人物

【酒癮患者的自白番外篇】酒癮是一種病

酒癮是腦部成癮中樞病變所引起的生理疾病。
酒癮是腦部成癮中樞病變所引起的生理疾病。
什麼是酒癮?看診長達23年的松德醫院成癮防治科主任黃名琪這樣定義:「每次至少喝6瓶以上啤酒,且長期每天喝。」成癮是指位於中腦的成癮中樞病變,導致一沾到酒精,這個迴路就會立刻活化,想繼續喝酒,且不管喝酒後的可能危害,因為衝動已經超越理性控制。
「不管生活發生什麼問題,還是會持續飲酒。酒精是非常小的分子,非常容易進入身體,包括肝臟、消化、神經、心血管、肌肉骨骼系統都會病變。」而酒精同時會進入神經系統,影響腦部功能,包括認知、記憶力、挫折忍受力、注意力、反應力、社會適應力,都會受到影響,壓力反應系統會變得非常脆弱。由於人腦壓力反應系統與成癮中樞連動,許多酒癮患者一感到壓力就會想要喝酒,或是反應過度劇烈、情緒失控、忽略別人的感受、暴力,之後又會失憶,根本不記得發生的事情細節。
黃名琪說,酒精成癮原因有54到64%來自基因遺傳,其他是來自環境,又分為初期酒癮(一個禮拜喝1、2次)和嚴重酒癮。一開始喝酒的原因,經常包括從小就習慣喝酒,以及壓力大、睡不好,黃名琪強調,酒精對睡眠其實是破壞作用,會造成多夢、片段淺眠、容易早醒,只是比較容易入睡。而酒精更會讓腦部壓力系統的傳導物質形成更不良的迴路,造成惡性循環。
她常見的門診患者,大多是從小生長在酒癮家庭,如果加上父親個性兇悍,脾氣暴躁,就容易緊繃焦慮,發現喝酒比較放鬆,便很容易上癮。「美國研究,15歲以前就喝酒,造成酒癮的比例是21歲之後的4到5倍,因為青少年時期是中腦發展塑造的時候,大腦是20到25歲成熟。所以愈晚開始喝酒的人發展成酒癮的機率愈低。」若從青少年時期就開始喝,到了30歲以後形成嚴重酒癮,就會開始失眠、憂鬱,或是開始打小孩、無法工作,身體也已經出現問題。最好的戒酒年齡是30歲以前,功能大部分可以恢復,但大部份就診個案都是40歲以後,「酒精就是中樞神經抑制劑,會抑制正向情緒、學習興趣、生活功能,酒癮患者中有4到6成有憂鬱症。」
目前酒癮的治療方法包括藥物治療、心理治療、團體治療,協助停止喝酒後新生活秩序的重建,而背後的家庭與社會支持系統也是治療成效良好與否的重要因素,家人、同事、朋友更是拉酒癮患者一把、防止繼續下墜的關鍵人物。

歡迎加入鏡週刊 會員專區

限時優惠每月$79
全站看到飽

10元可享單篇好文14天
無限瀏覽

已經是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