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專區財經理財

【達觀股市】美國通膨趨緩 非美市場利多

中國官方推動政策性資金護盤,中國股市繼續探底空間有限。(東方IC)
中國官方推動政策性資金護盤,中國股市繼續探底空間有限。(東方IC)
美國上週公布四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月增率0.3%,相較前2個月的0.4%下滑;年增率則為3.4%,也低於前1個月的3.5%。消息一出,美股四大指數全面收紅,創下歷史新高。
整體來看,這是一份多空雙方都能夠滿意的報告,因為它既沒有高到燃起重新緊縮的可能,但也沒有低到有立即降息的必要。簡單來說,聯準會應該會繼續保持停看聽的狀態,等待更多的經濟數據來做後續的利率決策。
我在2週前的專欄中提到:「最新1個月的非農就業數據,久違地低於市場預期,這也讓市場又開始期待聯準會即將降息。這麼一來,美債殖利率就會獲得初步控制,美元漲勢也可能放緩,相對來說,非美市場貨幣就有機會扭轉頹勢,接下來的非美市場可能會有不錯表現。」
而在最新公布的消費者物價指數也開始放緩後,我認為,這樣的趨勢將更為明顯。
台灣自然也會是受益的市場之一。只不過台灣股市過去這1、2年,因為半導體與人工智慧發展高度連動,整體本益比其實已經不低了,要再繼續向上推升,可能還得要全球人工智慧產業接下來的發展能繼續超越市場預期才行。
另一個可能會明顯受益的,也許是目前還處於疲弱的中國股市。

歡迎加入鏡週刊 會員專區

限時優惠每月$79
全站看到飽

10元可享單篇好文14天
無限瀏覽

已經是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