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專區人物

【是獵人還是罪人番外篇】為什麼原住民數千年狩獵的地方,資源還是豐沛?

原住民族透過口耳相傳的在地知識,被當代學者認為具科學意義。(總統府提供)
原住民族透過口耳相傳的在地知識,被當代學者認為具科學意義。(總統府提供)
「我常常講我在原住民身上學到的事情。」屏東科技大學野生動物保育研究所教授裴家騏是最早開始研究原住民族狩獵文化與生態保育的學者之一。1987年,20幾歲的他在台灣做山羌研究,長時間住在宜蘭泰雅族人的村裡,僱請年輕族人協助他做研究,「我們扎營烤火時會聊天,常會問跟研究對象有關的問題,我那時就問說,『山羌這種動物,什麼時候是他的繁殖季節?一次生幾隻?』」
「我印象很深刻,當時族人說,山羌2年會生3胎,每次一隻,我當場就不相信,沒有一種大型野生動物是這樣子,」這跟教科書上寫的,一般長壽命哺乳類動物的繁殖週期相當不同,裴家騏難以相信,但當他做完兩年研究卻發現,「宜蘭的山羌真的是2年生3次,我問他,知識是哪裡來?他說是長輩講的。」
從一隻山羌開始轉譯原民傳統知識
這個震撼教育,促使他深入研究原住民族的生態知識。「我到現在都不知道,宜蘭的泰雅族人怎麼會有這樣子的說法?他們沒有畜牧業,是他們一直口耳傳遞的知識,跟我們現代科學形成不一樣,」1993年,裴家騏開始研究原住民族狩獵活動中的科學性與永續概念,「為什麼原住民數千年狩獵的地方,資源還是相當豐沛?漢人使用100年的地方,卻都是高樓大廈?我想要了解原住民對於自然資源的使用,從野生動物生態學切入,解讀原住民狩獵制度的永續性。」

歡迎加入鏡週刊 會員專區

限時優惠每月$79
全站看到飽

10元可享單篇好文14天
無限瀏覽

已經是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