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談尾聲,林昭庚看我和攝影還像「小孩」,熱心跟我們分享他的《易經》理財觀,「什麼叫易經理財?你有聽過否極泰來、扭轉乾坤?這都是《易經》的卦象,人的一生,一定有波折,就好像剛才我告訴你們,起伏那麼大,但我還是要度過,理財也一樣啊,你們必須有第一桶金。」

他接著說,第一桶金難度最高,起碼要將收入30%存起來,「很可能你因為這樣過得很苦,但,必須要先度過,」林昭庚像廟台說故事的老人,用海口腔抑揚頓挫唸了一段《易經》,我們聽得霧煞煞,他已經講到陰陽演化、三陰三陽、十二經脈,「所以你要有三分法的概念,存到一定程度,才可能談房地產、股票和現金的三分…就好像西方的諺語,雞蛋不要放同一個籃子,是同樣的一個哲理啊。」

「有的人會說,林醫師你賺那麼多錢,我賺那麼少,怎麼會有第一桶金?絕對有,譬如沒唸書做工,歹勢,為什麼有人可以做工買房子,就你有沒有度過那個難關嘛,對不對?你就是認為這樣你不夠用,但我的認知裡面,沒有不夠用,沒錢你吃饅頭,去市場撿剩菜來吃,都還可以用,只是,你能不能(放下)這個身段?」

林昭庚想起困苦的求學階段,「大一我沒有錢,腹肚枵(肚子餓),我(做工)要吃三碗飯,但我沒錢叫菜,我就去跟阿桑說歹勢,這肉湯、菜湯給我澆飯好不好?有的人很刻薄會說:莫共嘿啦,不夾菜,扣扣澆湯,那下一次,我就不要去那個攤,去友善的攤,阿桑看我只舀湯,還給我夾菜,所以,一定可以度過難關,對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