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思涵

資料顯示狀態

  • 一次無限滾動應顯示 12
  • 目前取得的資料共 24
  • 目前顯示的資料共 12
  • 取得的資料不足以顯示,需另外發request
  • 最終應顯示 12
--

發request狀態

  • 目前已發request 1
  • 最終應發request 9
--

loading狀態

  • 正在發request中:
  • 仍有資料未被取得,開啟無限滾動功能
【一鏡到底】永遠年輕 徐華
人物
【一鏡到底】永遠年輕 徐華
2024.09.29 05:28
年輕時,我們望向遠方,以為聽對的音樂、穿對的衣服、追隨對的人,有一天醒來,便長成期待中的大人,成長實際卻更複雜。
【心內話】我的青春是苔蘚
人物
【心內話】我的青春是苔蘚
2024.09.12 05:28
念研究所時,教授帶我們去棲蘭山,小巴開上山,雲霧繚繞,像是仙境,一下車,路邊就有我從未看過的苔蘚,那幾天我像是掉入時間的漩渦,非常亢奮。
【心內話】人生偶爾放的颱風假
人物
【心內話】人生偶爾放的颱風假
2024.07.25 05:28
403地震,我和老婆正要起床,搖成那樣,我想一定出事,安撫好女兒,立刻開車去店裡查看情況。還在路上,朋友就打來說好像有房子倒了,一看照片,那不是我餐廳對面的天王星大樓嗎?
【鏡相人間】核你相伴40年 恆春小鎮的生存難題 島國核去核從系列報導
人物
【鏡相人間】核你相伴40年 恆春小鎮的生存難題 島國核去核從系列報導
2024.07.08 05:48
今年7月27日,核三廠一號機將停機,台灣最後一座運轉中的核電廠,正式啟動除役倒數。和碩董事長童子賢建議,政府應讓核三延役、核二重啟,並建新的核電廠,可讓電價降3成;國民黨立委則擔心,核三廠一號機停機,會造成供電不穩。立委、企業家關心電力穩定和價格,住在核三廠旁的居民,則想知道自己還要和電廠作多久鄰居?5月中,我們走訪恆春,談到核電廠,小鎮居民有的無感,有的擔心電廠關了、會影響小鎮發展,但沒有人知道,延用核電,如何確保安全?
【島國核去核從2-1】核三延役呼聲高 斷層、反應爐劣化風險未解
時事
【島國核去核從2-1】核三延役呼聲高 斷層、反應爐劣化風險未解
2024.07.08 05:48
今年7月27日,核三廠一號機將停機,
【島國核去核從2-2】「核三像恆春衣食父母」 小鎮生存靠補助、無力監督核安
時事
【島國核去核從2-2】「核三像恆春衣食父母」 小鎮生存靠補助、無力監督核安
2024.07.08 05:48
儘管延役仍有風險,我們走訪恆春,多數鎮民並未對核電反感,甚至支持延役。5月中的墾丁,氣溫已經超過30度,南灣海灘上戲水遊客成群,44歲的小楷牽著太太,從海灘另一頭走來,2人戴著墨鏡,穿著短褲、夾腳拖,一身古銅膚色,儼然標準衝浪客打扮。海灘不遠處,核三與人相映,小楷神色自若,「到了墾丁,核三好像就會自動消失,大家來玩的時候,應該都不太擔心吧。」
【島國核去核從2-3】不知核災怎麼逃 恆春鎮民:能否說服我核三真的安全?
時事
【島國核去核從2-3】不知核災怎麼逃 恆春鎮民:能否說服我核三真的安全?
2024.07.08 05:48
關於居民最在意的安全,台電與核安會將核災事故分為「緊急戒備事故」「廠區緊急事故」及「全面緊急事故」三個等級,並安排電廠8公里範圍內民眾,在不同階段進行掩蔽或疏散。被劃入核三廠8公里範圍內的村里,包含恆春鎮及部分滿州鄉村里逾3萬2千名居民,台電預估,在核災伴隨地震、颱風等複合性災害同時發生的情境下,最慢能在6小時內疏散緊急應變區內的民眾。
【心內話】賣菜伯的完美日常
人物
【心內話】賣菜伯的完美日常
2024.06.27 05:48
3月底,我把發財車報廢,換了1,500元,正式退休。退休前一週,社區老的、年輕的都來告別,有的捨不得來抱抱,有的來獻花,唉唉叫說,我不來,以後他們買菜怎麼辦?但這輛車開了二十幾年,修到不能修,我也71歲囉。
【封面故事】青鳥行動生生不息 跨世代進擊反民主倒退
人物
【封面故事】青鳥行動生生不息 跨世代進擊反民主倒退
2024.05.28 05:58
幾十條重要法案倉促通過,這場缺乏討論的國會改革,被質疑是變相擴權。10萬人聚集青島東路周邊,有人說它像2次太陽花,也有人認為這是一場更進化的公民運動,稱之「青鳥行動」。
【跨世代的青鳥3】進擊的民主金孫
人物
【跨世代的青鳥3】進擊的民主金孫
2024.05.28 05:58
集結於立法院前的抗議於524晚上9點達到高峰,主辦單位宣布現場人數來到10萬人,特地從花蓮搭火車來參加的小真也是其一,她既是這次運動新興的「追星組」,也是「課金公嬤組」贊助的「金孫」。
【跨世代的青鳥7】十年可能改變一位戰友,但也迎來新的世代
人物
【跨世代的青鳥7】十年可能改變一位戰友,但也迎來新的世代
2024.05.28 05:58
時隔多年再回到街頭,台灣永社副理事長、民進黨籍律師黃帝穎很無奈:「理論上,民主是不斷進步。但那是理論,(現實)總有一些逆流。」
【台灣老書店全紀錄4】種地瓜、賣國考書與誦經本尋出路 地方對文化幣政策最有感
人物
【台灣老書店全紀錄4】種地瓜、賣國考書與誦經本尋出路 地方對文化幣政策最有感
2024.04.18 09:55
然而,並不是所有傳統書局都坐以待斃。1990年在屏東火車站開業的大學書城,是這波約訪中,唯一差點因忙不過來而拒訪的店家。「大學開學,我們真的很忙,進、出貨都來不及,實在沒時間哪。」今年58歲的王銀祿是屏東麟洛人,身材瘦小,無法像父兄一樣做工,退伍後,經親戚介紹至桃園中壢諾貝爾圖書城工作,從庫存管理一路做到負責桃竹苗業務,逐漸摸索出心得,決定回鄉開自己的店,百坪的書店空間,賣得嚇嚇叫。
loading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