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之所以會如此,我認為最關鍵的因素還是在於聯準會的貨幣緊縮政策。
以3M Libor利率為例,這通常是用來衡量國際間美元流動性的指標,在今年初只有1.704%,到了上週則來到了2.738%。資金緊縮的過程中,包括新興市場股匯市、高收益債券、政府公債、房地產等,幾乎無一倖免下修。
鮑威爾演講 市場過分解讀
但上週聯準會主席鮑威爾的一場演講,卻改變了這樣的預期,並且讓道瓊指數大漲了600多點。
他在該場演講中提到,目前利率「略低於」中性區間,但他在2個月前的說法是,目前距離中性利率還有「一段長路」。市場因此認為這是減緩升息速度的信號,股市才以大漲做回應。
我個人認為這是市場過分解讀了,從結果來看,也只有美國股市在當天出現大漲,這樣的漲幅並未擴散到其他國家,甚至前述提到的Libor還在創波段新高,顯示市場實質利率還是緊縮的。
目前市場的預期是,這個月將會再升息1碼,到了明年3月,則是會再升息一次。而在那之後,可能就要視接下來幾個月的實際經濟數據才能做判斷了。
然而,光是這2次的升息,就很可能會讓公債殖利率曲線出現倒掛,也就是10年期公債殖利率低於3個月公債殖利率的情形。今年初,2者的利差還有1.2%,然而到了上週五卻只剩下了0.683%。
過去30年間,美國總共出現了3次殖利率曲線倒掛,然後沒有一次例外的,在接下來的1年左右都出現了景氣衰退。此外,資本市場也將會出現大幅度修正,以台股來說,跌幅幾乎都在60%以上。
所以,相較於升息循環會否在明年結束,殖利率曲線會否倒掛的這個現象,或許是現階段的我們更應該重視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