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階段美元利率與匯率處於低檔,不少人手握美元保單,難免心慌意亂。其實保險商品原就適合長期持有,買進時應以長遠角度布局,以保障或理財規劃來思考。若有子女留學、美元資產配置等中長期規劃,就可趁美元匯率較低,且美元保單宣告利率較台幣高時,分批換匯進場。
2020年在資金行情的大力推動下,全球股市表現熱烘烘。展望2021年,市場焦點會怎麼挪移?配置上,該把握的重點有哪些?本刊專訪管理資產規模合計逾7.9兆美元的3大重量級資產管理公司-富達、安聯、摩根,讓投資人搶先一步,判讀市場風向往哪吹。
主動式基金上千檔,類別就有股票型、債券型;區域又分全球型、區域型,還有單一國家型,不止投資菜鳥搞不懂,連老鳥有時也搞混。然而,對投資新手而言,主動式基金因為有專業經理人幫忙「照顧」,是相對輕鬆的投資方式,但該如何千中選一?專家表示,不妨先從強勢龍頭基金下手。
利率時代,投資者特別喜歡配息,以債券基金為例,多強調配息率,為了滿足投資人需求,於是許多基金拿本金當作利息配發。然而,當本金充當利息配發後,能夠拿來生息的本金就少了,對整體投資績效當然不利。
隨著今年保險新制上路,傳統儲蓄型保單相形失色,投資型商品竄起,單單9月分即熱銷345億元,其中有專業投資團隊操盤的類全委保單表現更突出。不過,近來受低利環境影響,以投資高收益債與新興市場債為主的投資型保單,收益大不如前,甚至價差波動加劇,使得類全委保單吹起一波從台股穩定領息的投資熱。
近幾年美股成為投資市場的聖杯,只要買美股幾乎都有漂亮的回報。如今美總統大選雖然增加市場風險,但將時間拉長來看,仍續走多。PG財經筆記版主蔡至誠就是靠著存美股ETF,不到30歲資產超過400萬元。
2020美國總統大選,上演出最糟糕的「膠著狀況」市場短期內仍要面對充滿不確定性的環境,投資人想問,現階段究竟該怎麼做布局?摩根投信環球市場策略師林雅慧分析,從投資組合的角度來看,短線若擔心市場震盪,可鎖定3大資產主軸:「求防護」「找收益」「追機會」。
樂活大叔田臨斌45歲就從外商公司退休,他歷經百年難遇的金融風暴、史上最長的牛市、房市多頭,以及各國央行爭相調降利率,即使原先規劃的理財方式面臨挑戰,但與時俱進地改變,是他擁有安逸、自由退休生活的成功心法。
高收益債券基金一直是台灣投資人的最愛,十幾年來,不論是剛剛起步做投資理財的小白領,或是台北東區有好幾棟房子的富太太,只要常常跟銀行理專往來,帳上都有幾檔這種年配息率可以有5%以上的產品,由於持續了10年的超低利率環境,大家都有相當的獲利,很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