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專區人物

【林懷民番外篇】關於島嶼,林懷民要說的是……

林懷民說《關於島嶼》他從台灣汲取靈感,創作的初衷是由「婆娑之洋、美麗之島」而起,但裡面又包含了混亂與崩壞,最後整齣舞已經不是一個台灣的故事,而是人的故事。
林懷民說《關於島嶼》他從台灣汲取靈感,創作的初衷是由「婆娑之洋、美麗之島」而起,但裡面又包含了混亂與崩壞,最後整齣舞已經不是一個台灣的故事,而是人的故事。
楊牧的詩、蔣勳的朗誦、桑布伊的吟唱、周東彥的影像設計、詹朴的服裝……在作品中與其他藝術家跨界合作,雲門以往並不是沒有先例,但創作者之間的交鋒,都沒有這次《關於島嶼》來得激越。
從《白水》、《微塵》至今,林懷民已有3年沒有推出新作品,而他也沒花這麼久的時間去編一支舞,也沒有為了一支舞,和那麼多位小朋友合作過。
雲門新聞稿把《關於島嶼》和雲門經典《薪傳》作比擬,林懷民70歲,桑布伊40歲,周東彥36歲,詹朴30歲,藝術大師與年輕藝術家合作,確實也有這麼幾分薪傳的意味。
光束投放舞台上,方塊字紛紛落下,如暴雨,如落石。舞者在光影之中跳躍,方塊字從有意義到無意義,從文字到圖像,2D的影像與3D的舞蹈,空間層層疊疊,虛虛實實,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
用身體詮釋書法,《行草三部曲》已然成經典,再度以文字入舞,而且還是很商業設計上最常見的印刷體,最初連周東彥也有疑慮,他提醒林懷民印刷體在流行音樂創作用了很多,但林懷民很堅持:「文字在今天很氾濫,文字疊來疊去 我們腦子都糊了,已經看不懂了。到處都是文字,但我們幾乎不讀文字,文字從清楚到糊掉,糊掉到拆解,全然沒有意義了。」大師開釋,我們點頭如搗蒜,文字在今時今日的確是沒有任何意義的,我們寫很多字,用文字辯倒對方,堅持立場, 但我們沒有交集。

歡迎加入鏡週刊 會員專區

限時優惠每月$79
全站看到飽

10元可享單篇好文14天
無限瀏覽

已經是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