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另一方面,胡亦嘉心裡清楚,外界是睜著眼在看他表現,「人家知道你是誰的兒子,知道你是有錢人家的小孩,覺得你失敗也沒什麼大不了,反正你可以回去給你爸養,越是這樣,我越不能丟臉。」
胡亦嘉形容,創立街口,其實是他在拚一個賭上全部身家的機會,「我知道我有優勢,我的家人會支持我,我可以過不錯的日子,但我義無反顧的賭上一切,我不怕把錢撒光。」

創業初期,為了衝出店家與會員數,也讓自己擁有更多的籌碼替添加子彈,他跟著同事四處找商家、談合作。去年3月,Apple Pay登台,一夕間台灣支付系統群雄並起,胡亦嘉便把去年4月訂成支付月,不只要衝出知名度,也要訓練店家。
「最糟的用戶體驗,是你拿著手機到店家,但營業員不會用。」胡亦嘉說:「當支付系統很多的時候,店員也會搞不清楚,我的策略是推特定通路日,譬如週一大家都在超商、都使用街口,營業員就是一直掃、一直掃QR Code,你說這樣他熟不熟悉?我們的用戶數也從去年四月一直飆升。」

除了訓練使用慣性,胡亦嘉還打出土豪式的撒錢焦土戰,「支付的核心就是你的通路要鋪滿、鋪多,一開始我們通路少、用戶少,說要做活動,你連補貼都貼不進去,後來我們放手大膽做,一口氣推500元折200元,品牌也就打出來了。」
為了方便整理,留著半長髮的胡亦嘉,說話的語速飛快,在他看來,撒錢圈地是街口支付系統拉開市場差距的關鍵。「市場都知道街口是最能撒錢的,撒起來也是第一名的,這是因為我沒有極限,撒錢是三年內不會停止、不會收手的。」
更新時間|2018.03.26 0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