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印度工廠距離新德里要坐車1千多公里,現在已經開始蓋了,明年下旬準備投廠。」帶著我們走在今年底準備落成,擁有兩條全球最大、寬6米的水針不織布機台的南六高雄燕巢新廠,南六企業董事長黃清山一一細數他的投資規劃。
選擇前進印度,黃清山除了看重龐大的內需消費人口,他要瞄準周邊地區商機,「我們在印度距離中東就變得很近,附近有一個港口,可以送貨去卡達。」

南六的高雄燕巢新廠,預計在今年底投產。(南六提供)
黃清山說:「以前我常在想,公司要做到100億怎麼可能?未來加上印度廠的產能十幾億上去,大陸廠我們也在擴充,最快明年就會達到百億元的目標。」
但印度宗教、種族及語言複雜,我問他不擔心設廠後管理不易?對此,黃清山顯得老神在在,他分析:「在印度廠我們採用種子教官的方法,現在就跟印度廠附近的大學合作,邀請印度學生來台灣念碩士,也到我們的工廠實習,起薪38,000元。」

黃清山笑說,公司內幾位印度籍的種子教官,來台後紛紛找到另一半。
「我讓印度人來管印度人,因為他們最了解自己人。」目前南六的台灣廠內已有5位印度種子教官,黃清山離開燕巢廠前,正好遇上其中一位前來和他打招呼,黃清山笑說:「他們來台灣之後都在這邊找到女朋友,有的還結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