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以敏去教師申訴評議委員會申訴,輾轉去了教育局,發現學校跟教育局推來推去,無解。2009年初,她找議員、學校、教育局開協調會,經歷近2年抗爭,終於獲得平反。收到那份主旨為「回覆李以敏教師申訴考績乙等案」的公文時,李以敏把它裱起來,時不時看一眼。
年年參賽 屢獲佳績
「我們常常被告啦。」施錦雲笑說,平常學校主任跑來跑去,多半在處理親師問題。導師比科任老師更容易被告,因為處罰學生的責任落在他們身上,所以「我們被告得很頻繁,已經麻痺了。」挨了悶棍,大部分老師自認倒楣,或是換學校任教。但李以敏認為換了學校也會碰到同樣的事,不如在熟悉的地方抗爭。
2012年,有代課老師參加教案比賽,李以敏好奇加入,第一年就獲得佳作。她轉念一想:「我在家生氣大吼大叫,講來講去都那些,雖然我不想講了,但我氣沒消。我不要自己說我多好,讓專家學者來說。」因此李以敏年年投教案,獲獎無數,參與國小英語輔導團,與其他老師交流經驗。2018年榮獲全國Super教師獎,李以敏百感交集,「那2年的煎熬讓我下定決心,我不會讓你們再有(羞辱教師的)機會。」她也用自己的例子鼓勵老師,「碰見老師遇到挫折,我就問他有沒有被告上報紙?有沒有一天到晚被叫去開考核會?氣不氣?想不想扳回一城?那你就認真教書,寫教案去比賽!」

反對體罰 為子出征
教室,就是李以敏的國土。在她人生最低潮的時候,有人指控她是不適任教師,李以敏在意的不只是名譽,她更介懷有人說學生不喜歡她的英語課,那陣子她總是哭紅雙眼。現在她不會相信這種無來由的言論,她說:「你找一個這樣(討厭上我的英語課)的學生,我可以找10個喜歡上我課的學生。」
下課後,我們問學生會不會覺得老師很凶?5年2班的學生說會,也有人替老師辯護說不會,覺得她人很好。「她的課很好玩,不只上課本進度。」「可以玩平板電腦。」「有唱歌。」現任校長邢小萍也說,她徵召老師帶學生去新加坡「沉浸式文化交流」,這工作沒有加班費,很多人避之惟恐不及,但李以敏自願報名,犧牲午休時間,為交流活動出考題、準備口試,「跟著我們拋夫棄子,把學生帶到新加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