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焦點
2019.12.12 03:57
【試吃筆記】到台北粿仔街吃超費工米食 「九層炊」不蘸醬都好吃

台北大橋頭商圈有一條「粿仔街」,極盛時期,有上百家專門製作粿、粽的商家,不少業者會來這批貨,因此還有「粿穴」的稱號,隨著時代變遷、都市更新,現在做粿的商家所剩無幾。粿仔街旁的「大橋町目米食館」為了保留這項傳統飲食文化,精選僅存商家的拿手粿食在店內販售。
一問之下,原來大橋町目米食館的老闆娘陳穎慧是國順里的里長,而且一做就是20多年,她看著粿仔街的興衰起落,有感於再不維護傳統米食,這個飲食文化就會消失殆盡,於是成立米食館,讓碩果僅存、沒有廣告招牌的做粿老店有販售通路,也讓客人一嘗古早味粿食。
店內最特別的就是「油蔥粿」,作法是得將在來米、蓬萊米磨粉,加適量太白粉和水調成米漿,少量倒入模子後蒸熟,接著撒上油蔥配料,再淋一層米漿,如此動作得反覆數次,因此又稱九層炊,吃了還有聰明又嫁好尪的寓意。
整塊沒切的油蔥粿,可以看到一層一層的紋路,品嘗時會切成不規則片狀,再撒上油蔥酥,吃在嘴裡米香四溢,還有濃郁的油蔥氣味。
表面煎到金黃焦脆的「芋粿撬」,口感綿軟,吃得到芋頭的香甜。我一邊吃,陳穎慧還跟我說了俗諺:「芋粿撬,呷袂么。」,意思是用蓬萊米加芋頭絲做成的芋粿撬很有飽足感,出外做事帶一些在身上,不怕餓肚子,而且纏在腰間攜帶相當方便,根本是古代的握便當嘛。
「台式菜頭粿」不像港式的會加蝦米、臘肉等味道較重的食材,反而著重在白蘿蔔的甜味和在來米的香氣,蘸點醬油膏,就是簡單卻又豐華的美味。來這用餐,吃進的絕對不只是傳統的米食,還有滿滿文化意涵與祝福啊!
大橋町目米食館
- 地址:台北市大同區延平北路三段124號
- 電話:02-2585-3129
- 營業時間:10:30~20:30,週日公休。
更新時間|2019.12.11 11:30
鏡週刊4年了,讀者的建議與批評我們都虛心聆聽。為提供讀者最好的閱讀空間,我們成立了會員區,提供會員高品質、無廣告、一文到底的純淨閱讀體驗,邀您立即體驗。
下載鏡週刊電子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