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正紀念堂

  1. 時事

    不拆中正紀念堂怎轉型? 史哲曝進度:這點已有共識

    政府推動轉型正義,台北市中正紀念堂的存廢一直是藍綠討論的焦點,文化部長史哲今(20日)受訪表示,過去很多人可能會認為應該要拆除,但現在大家已經知道轉型正義不是剷除性的。他透露,中正紀念堂「有形的轉型」不如人意,但大家已有了無形的共識,也就是「去個人化」和「改名」。只是要如何改名,背後牽動的問題也不是一紙命令就可以解決,而是關乎修法。

  2. 論壇

    【鏡觀】蔣市長的第一個二二八

    今年是二二八的76週年,蔡英文總統宣稱要推動轉型正義後的第7年,也是蔣萬安當選台北市長後的第一個二二八。蔡總統與蔣萬安分屬兩個不同政黨,不過,面對這個日子,他們同樣有著一些尷尬。蔣萬安的尷尬來自於他是蔣家後代,蔡總統的尷尬則來自於,她要如何面對自己在這議題上的失敗。

  3. 財經理財

    【生意經】亞斯媽棄二百萬年薪 下海賣餐賺回寫意人生 慢慢Bistro

    慢慢Bistro老闆陳音秀,不只是餐廳老闆,也是1位老師及亞斯伯格症孩子的媽媽。她曾專任10年高中國文老師,因為家族長輩投資不當,需幫忙還債,她拚命兼課、努力賺錢,月入14萬元高薪。只往前的她,在長子4歲確診亞斯伯格症後,決定離職陪兒子,也檢視過去的衝刺人生。因曾受亞斯團體幫忙,6年前,她租下1棟5樓舊公寓,1、2樓開餐廳,主打需花時間熬煮的健康西餐,其他樓層則免費提供給亞斯家庭聚會喘息。頭腦清晰的老師,不打公益名號,著重餐廳本質,半年內成為商圈夯店。挺過疫情,慢慢仍在街邊,陳音秀也持續做她想做的事。

  4. 時事

    六四「恥辱柱」閉幕日遭黑衣人潑漆 警速逮19歲男子

    台北市中正紀念堂民主大道本月1日舉辦《不默而生:抵抗的轉喻─六四三十三週年跨境藝術展》,該展於昨(12日)閉幕。不料,昨早9時許,該展覽紀念六四天安門事件的「恥辱柱」,突遭一男子潑漆,主辦單位人員發現後,立即向警方報案,警方獲報後調閱監視器追查,於案發後6小時,在新北市三重區將涉案的19歲李姓男子帶回偵辦。

  5. 時事

    中正紀念堂兒童疫苗接種明啟動 北榮改口:開放隨到隨打

    中正紀念堂兒童疫苗接種站明天(6月1日)開打,由台北榮總駐點接種。今(31日)北榮表示,6月1日至6月5日於中正紀念堂第三展廳,開設兒童BNT疫苗接種站,提供基礎第一劑接種服務,需至北榮網站預約,原先不開放現場名額,不過稍早北榮改口,表示為擴大服務量能,提供隨到隨打服務。

  6. 時事

    柯文哲酸兒童接種站「白痴命令」 美女醫揭北市吊車尾數據:是在哈囉?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昨(30日)宣布6月1日起在六都開設大型兒童疫苗接種站,北市地點設在自由廣場中正紀念堂,遭台北市長柯文哲酸「這是很白痴的命令」。對此,心臟血管外科醫師吳欣岱在臉書貼出台北市議員許淑華公布的5至11歲各縣市疫苗接種率數據,顯示台北市在六都中吊車尾,因此質問柯文哲:「兒童疫苗施打率你不趕快想辦法拉起來是在哈囉?」

  7. 時事

    北榮醫護採檢量破萬人 「車來速」紓解各院急診壓力

    台北榮民總醫院於中正紀念堂設置的「車來速」防疫急門診篩檢站,自上週至今(22日)採檢人數已破萬,有效紓解各醫院急診的篩檢壓力。為感謝民眾配合,場總指揮李偉強副院長、指揮官黃獻皞主任,特別到場致贈北榮紀念口罩一盒給1萬號的民眾作為紀念。北榮院長陳威明也肯定院內專業同仁2年來替國家防疫做出的貢獻。

  8. 美食旅遊

    老宅官舍裡的20道法菜實驗 MAD by Le Kief 邀你入座瘋狂的劇場式體驗

    在台北,吃法餐是一件很幸福的事,從最輕鬆的巷口小餐酒館,隆重的本格派餐廳,到前衛的劇場式體驗,在起承轉合的套餐中,遍嘗不同的底蘊與世界觀。近期,在中正紀念堂旁的一處日式老宅,掛起了暖簾,乍看以為是和風料理,走進才知,是顛覆想像的法菜體驗。

  9. 美食旅遊

    軒尼詩潮店快閃台北信義區 聯名NBA越玩越嗨

    自從軒尼詩和NBA合作,成為NBA的全球官方烈酒合作夥伴後,也感染了籃球迷無所畏懼、追求創新的精神,繼日前在中正紀念堂前打造「NBA聯名巨型籃球地景」與「潮玩籃球場」創造驚人聲量後,又把球迷的視線聚焦到台北信義區,在微風信義開設「軒尼詩NBA快閃潮店」,號稱是球迷打卡最潮新聖地,因為只快閃到6月30日,大家走過路過不要錯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