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專區人物

【博崴媽媽的故事之三】博崴的犧牲 是為改變搜救體制

談起面山面海教育,張俊卿、杜麗芳夫妻倆滔滔不絕從專業工具講到人文環境倫理。
談起面山面海教育,張俊卿、杜麗芳夫妻倆滔滔不絕從專業工具講到人文環境倫理。
張博崴從小熱愛運動,曾經半夜去陽明山慢跑、颱風天前夕去籃球場打球,父母不解。「為什麼我的孩子會喜歡爬山?而且爬這麼危險的山?有人告訴我,你必須自己去,才能感受。接近山的那一剎那,我真的感動到哭出來,因為台灣太美了,美到你不相信這是我的國家,我更感受到博崴為什麼會沉迷其中。」杜麗芳後來也在山友陪伴下重回白姑大山,對她來說爬山不是療癒,而是為了理解兒子的遺願。
張博崴走後,家人積極投入面山面海教育及改善山難搜救機制。
6年來張家人極力想扭轉一般大眾對登山的看法,張俊卿說:「要用謙卑、崇敬的態度去了解山,而不是英雄式的征服、攻頂。」一直從事教育的杜麗芳也說:「台灣靠死背的教育是不對的,壓力從國小到大學沒有停止過,造成問題比如自殺、殺人。進入山是跟自己對話,山和海會改變你。」原本是高中老師的張舒涵也申請留職停薪,陪父母一同投入改善體制的工作。

體制終於改變了一點點

歡迎加入鏡週刊 會員專區

限時優惠每月$49
全站看到飽

5元可享單篇好文14天
無限瀏覽

已經是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