娛樂
2020.08.06 05:59 臺北時間

台灣人都該看! 《我的兒子是死刑犯》靈感源於它

作家張娟芬撰寫的《殺戮的艱難》是李家驊拍攝《我的兒子是死刑犯》的動機。(翻攝自medium.com)
作家張娟芬撰寫的《殺戮的艱難》是李家驊拍攝《我的兒子是死刑犯》的動機。(翻攝自medium.com)
導演李家驊執導的紀錄片《我的兒子是死刑犯》從3個案例切入,呈現台灣社會對死刑的不同觀點,即將於本月在台上映。
12年前,李家驊參與紀錄片《島國殺人紀事3》的拍攝工作,影片涉及爭議的蘇建和案,原本支持死刑的李家驊信念開始動搖。當時導演蔡崇隆開給他的書單中,有一本作家張娟芬所撰寫《殺戮的艱難》,成為他拍攝《我》片的動機。
「這本書讓我確認對死刑的看法:它其實不是可靠的制度。」李家驊認為,《殺戮的艱難》是台灣人都應該要看的重要教材,礙於島民閱讀風氣不盛,於是想拍攝這本書的影像版,實際執行才發現困難重重。除了影像與文字是全然不同的載體,敏感的題材更讓他從田調到拍攝都吃足苦頭。
李家驊表示,最大的困難有二。首先,絕大多數接觸過死刑犯的人,都不願公開談論。他前後接觸4、50個人,即使非常樂意私底下表達想法,但絕對不能在鏡頭前受訪,「有一半以上的人拒絕我」。
理由很多:有些人只要一受訪就會引發家庭不和; 有人因在公部門上班而有所顧忌,凡此種種常讓李家驊慨嘆拍不下去。因此片中很多段落都由律師講述,因為他們同時會接觸家屬和當事人。加上表述能力相對比較好,了解案情來龍去脈,「我不是故意挑律師,而是在揀選素材的過程裡,你只能找對敘事最有利的。」
由於現在的監所已不充許外人進去拍攝,出現在《我》片中、受刑人A的畫面,其實是來自2009年中央廣播電台的採訪素材。
李家驊說:「我跟A本人接觸過,只是監所不太希望我們帶攝影機進去。我們運氣很好,找到這份資料畫面,且央廣也同意和我們合作,並且經過A的同意才使用素材。如果當初央廣沒有做過這個採訪,我們(內容)會少掉很大一塊。」
《我》片將於8/14日在全台上映。
《我的兒子是死刑犯》中很多段落都由律師講述,因為他們同時接觸家屬和當事人,了解案情的來龍去脈。(佳映娛樂提供)
更新時間|2023.09.12 20:35 臺北時間

支持鏡週刊

小心意大意義
小額贊助鏡週刊!

每月 $79 元全站看到飽
暢享無廣告閱讀體驗

延伸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