店面
- 財經理財
西門町店面詢問度攀升 人潮回籠刺激租金谷底反彈
根據交通部觀光局統計資料顯示,今年1月份來台旅客已經從2022年1月的7,639人次,大幅復甦到25.5萬人次,雖然仍遠不及疫情前(2020年)1月份的80餘萬人次,但仍可看到觀光產業景氣已經從谷底復甦,而國內指標國際觀光商圈西門町,現在店面也迎來一波開店潮,目前至少就有10處店面正在趕工中,卡位這波觀光復甦商機。
- 財經理財
糕餅烘焙業掀以買代租風潮 知名鳳梨酥業者無貸款霸氣買台北透天店面
台北市知名伴手禮名店佳德鳳梨酥,去年因外銷中國受阻而掀起話題。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光靠佳德台灣門市銷售,佳德就能大手筆買下一棟樓。房仲業者表示,「佳德糕餅」去年11月以1.75億元,無貸款買下萬華區康定路上、屋齡58年的四層樓透天店面,建坪214.76坪,該店面位於三角窗,位置相當醒目,目前店面由連鎖生活百貨經營中。
- 財經理財
【財經最前線】拒幫房東賺錢 他們靠餐車創業月收百萬拓新路
2022年,6都店面租金以3至16%不等漲幅,成了壓垮店家的最後一根稻草。免被租金瓜分利潤,營業時間、場域更彈性的行動餐車強勢崛起,從北到南都能見其蹤影。本刊採訪3位餐車創業主,在這之前,他們都曾開店,卻因種種變數,美夢變惡夢。股東不合致倒店背債的李暟䔗,用5萬元創「峇馬來炒飯」餐車,半年賺百萬元成功脫貧;「行丼」與「蛋塔村」雙品牌餐車創辦人邱源和,擺攤時間集中火力,陪癌妻走完最後一程,旗下現有10台餐車;人氣幽靈餐車「胖子修」讓蔡嘉修月收150萬元。遊走灰色地帶的餐車,吞罰單、遭驅趕成隱形成本,仍有新血前仆後繼投入,為自己人生闢出新路。
- 財經理財
【餐車發大財1】餐廳倒閉揹百萬債險自殺 他騎機車賣馬來炒飯月收90萬
2022年,6都店面租金以3至16%不等漲幅,成了壓垮店家的最後一根稻草。免被租金瓜分利潤,營業時間、場域更彈性的行動餐車強勢崛起,從北到南都能見其蹤影。本刊採訪3位餐車創業主,在這之前,他們都曾開店,卻因種種變數,美夢變惡夢。股東不合致倒店背債的李暟䔗,用5萬元創「峇馬來炒飯」餐車,半年賺百萬元成功脫貧。
- 財經理財
【餐車發大財2】大方分紅換來店長起鬨背叛 他創雙餐車品牌伴癌妻臨終
2022年,6都店面租金以3至16%不等漲幅,成了壓垮店家的最後一根稻草。場域更彈性的行動餐車強勢崛起,從北到南都能見其蹤影。本刊採訪3位餐車創業主,在這之前,他們都曾開店,卻因種種變數,美夢變惡夢。「行丼」與「蛋塔村」雙品牌餐車創辦人邱源和,擺攤時間集中火力,陪癌妻走完最後一程,旗下現有10台餐車。
- 財經理財
【餐車發大財3】鐵粉排7小時無怨尤 大甲媽命定不准改行的幽靈餐車
2022年,6都店面租金以3至16%不等漲幅,成了壓垮店家的最後一根稻草。免被租金瓜分利潤,營業時間、場域更彈性的行動餐車強勢崛起,從北到南都能見其蹤影。本刊採訪3位餐車創業主,在這之前,他們都曾開店,卻因種種變數,美夢變惡夢。 人氣幽靈餐車「胖子修」讓蔡嘉修月收150萬元。遊走灰色地帶的餐車,吞罰單、遭驅趕成隱形成本,仍有新血前仆後繼投入,為自己人生闢出新路。
- 娛樂
【六千萬安家添喜】楊祐寧闊氣砸6300萬 全為讓爸爸繼續交朋友
楊祐寧是娛樂圈的寵妻一族,他也是出名的孝順兒子,楊爸爸在台北市信義區經營火鍋店多年,儘管楊祐寧已身為大明星,他在台北時,不時仍會看到他到店裡幫忙。
- 娛樂
林依晨金援家人300萬開餐廳 鬧股東糾紛再砸200萬成「大金主」
楊祐寧一擲6,300萬買下店面,讓本來退休的爸爸再次延續自家火鍋店的美食,也能繼續和客人搏感情,這份心意令人動容。娛樂圈還有其他孝順孩子,或是暖心手足,無條件金援家人開餐廳圓夢,資助金額多少不是重點,心意才是最重要。
- 財經理財
【海嘯第一排2】慘!雙北億元店面上半年僅成交8筆 北投建案降價1成賣
6月份預售市場風向球降至今年新低,顯示建商推案及民眾買房意願都減弱,市場更傳出北投建案降價1成銷售,業者也統計台中預售案轉售量破7,000件,直言賣壓沉重,另如套房、店面等產品也失去光環,雙北億元店面今年上半年僅個位數成交,市場正陷入盤整僵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