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2018.04.17 11:00 臺北時間

中印邊界緊張 不丹成夾心餅乾 年輕人不再力挺印度

不丹的純淨景致,和依山而建的寺廟建築,每年都吸引不少遊客造訪。(東方IC)
不丹的純淨景致,和依山而建的寺廟建築,每年都吸引不少遊客造訪。(東方IC)
去年6月爆發的中印邊界危機,一度硬生生把國際目光從東北亞拉到了南亞,擔心朝美核戰沒爆發,反而中印之間先點燃戰火。雖然中印最後總算達成協議,化解了緊張,但詭譎的是,真正的事主不丹自始自終都保持低調,很少出面表態。
中印衝突的導火線,是中國打算在中、印、不三國交界的洞朗高地上鋪設道路,引起印度的不滿。洞朗高地是中國和不丹之間的爭議領土,原本和印度不相干,但偏偏洞朗高地正好位於印度東北部七個邦與本土相連的狹長地帶,若遭中國侵占,等於切斷印度這根「雞脖子」,也就難怪新德里當局要無視不丹的冷處理,率兵直入洞朗,還揚言是替不丹主持公道,要求中國撤軍。
但這麼一鬧,也把不丹夾在兩個大國之間,不想惹事卻被迫選邊站的三明治處境,更加放大凸顯了出來。
不丹人口僅80萬,國土位於中國與南亞印度之間。在外交立場上,不丹是個異數,因為它是和中國接壤國家中,唯一和北京沒有建立正式外交關係的國家。這一點,要追溯到二次大戰後,解放軍進入西藏建立西藏自治區,同屬佛教信仰的不丹為求自保,轉向印度尋求軍事協助和保護,從此在中印兩國的天平上,不丹就一直傾向印度這邊,不僅如此,兩國之間還簽有友好協議,規範雙方在國防外交上的責任與義務。
過去數十年,不丹一直形同印度的附屬國,不只在軍事上倚賴印度,經濟和貿易也幾乎被新德里所壟斷。印度每年提供大筆援助和貸款給不丹,兩國雙邊貿易額在2005年達5.16億美元,相較之下,不丹和中國的貿易額僅有區區千萬美元。水力發電是不丹最主要的經濟活動和外匯來源,不丹政府的歲入有近4成來自電力公司,而這些電力有7成都是賣給印度。
然而,最近的這場中印邊境事件,卻讓不丹人開始反思把所有的賭注都押在同一邊的風險與智慧。
近年來,受梁朝偉與劉嘉玲在當地舉行婚禮的影響,中港台遊客赴不丹旅遊逐漸形成了一股風潮。不丹每年上限30萬的入境遊客中,就有1/5是華人觀光客。越來越多不丹人開始看中文連續劇、上中文課,學中文,而隨之升高的,則是與中國增進往來,改善關係的民意風向。尤其是不丹的年輕一代,對於邊境議題的看法,明顯和力挺印度的老一輩不同。
「我覺得不丹必須盡快與中國化解邊境爭議,唯有如此,我們以後在外交上才有更多空間,否則洞朗危機只會一再重演。」不丹政治分析師Karma Tenzin認為。
資料來源:BBC, 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更新時間|2023.09.12 20:26 臺北時間

支持鏡週刊

小心意大意義
小額贊助鏡週刊!

每月 $49 元全站看到飽
暢享無廣告閱讀體驗

延伸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