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2018.09.14 06:45 臺北時間

死亡改造計畫(二):誰要購買死亡?

中國上海的「死亡體驗館」,參加者穿過完全無光的「無常」之門,走入亦真亦幻的「彼岸」,隨後的「歸零」空間中設有一台模擬焚化爐,以多媒體技術還原真實的焚化過程,體驗者將會在這裏獨自面對自己的死亡。(東方IC)
中國上海的「死亡體驗館」,參加者穿過完全無光的「無常」之門,走入亦真亦幻的「彼岸」,隨後的「歸零」空間中設有一台模擬焚化爐,以多媒體技術還原真實的焚化過程,體驗者將會在這裏獨自面對自己的死亡。(東方IC)
蓋夫尼了解到光是提供適當的工具還不夠;他必須先讓人們有動機願意去做這件事。因此After I Go不該只有理性計算,還需要情感上的價值主張。所以,他尋找了Ideo協助他們的品牌設計。

死亡該如何設計?

蓋夫尼與班尼特的Ideo團隊於是展開了一連串的腦力激盪。他們發現,After I Go這個「死亡app」與數位科技加速驅動的消費文化有許多格格不入之處。消費文化鼓勵人們不斷購買;我們在app store/play商店裡找尋歡樂和實用,追逐滿足心底的各種慾望。但是,誰會想購買死亡?死亡app似乎是想說服消費者暫時脫離購物的狂歡,認真去思考我們最想暫時忘卻的,關乎生死的事。
這個兩難正好是讓班尼特感到振奮之處,他希望這個app能幫助我們把死亡這件事重新帶回我們的生活之中。用它來鼓勵我們與死亡和解,開始設計自己的死亡,預先做出一些決定,而不是像自己的父親一樣,在最後一刻已無太多決定可做。換句話說,這個app價值主張應該是,它要吸引每天被繁瑣、例行生活事務所束縛的人們,去思索死亡、永恆、延續這類超驗的理念。宗教過去給了我們慰藉,現在也許科技可以來幫忙。
原本蓋夫尼的app是從實用的角度出發,讓人安排遺囑、帳戶密碼,和各種身後事的交代。班尼特的腦力激盪則添加了形而上的思考,讓死者能在另一個世界裡繼續傳遞回憶、思念、愛和安慰。
於是,他們設計了當使用者離開人世時,親人收到他所交代的後事時,同時還收到一封死者生前親筆寫好的告別信。或者,他們安排使用者的親友們在逝者生前就可以準備一些可能用來佈置喪禮的「靈感」,這些紀念品可以像Pinterest的照片彼此分享討論。又或者,他們也構想了一套所謂的「日後禮物」,死者的家屬們在生日或其他一些特別的日子裡,可以收到來自另一個世界傳來的祝福。甚至,他們也可以安排讓親屬們不定期收到已逝者傳來的簡訊,還幫你將手寫字跡數位化成一套字體,在你死後仍不斷為你傳送個人化的內容。
蓋夫尼在開發這套app的過程裡,逐漸領悟到他做的產品其實是個「私人的社群網絡」,它如同是親人共同收藏、分享、和導覽的紀念品保險箱。它不只屬於逝去的人,也屬於活著的人。他認為,這就像ancestry.com讓人們查詢自己的祖先和系譜身分的這類網站一樣,上傳到After I Go的資料,未來也可以幫人們發現自己祖先的故事。
儘管概念充滿了新意。不過,After I Go(後來一度改名為Keeps)這個app最終在三年前歸於沉寂。一方面,它商業上始終沒有找到一個可靠的變現模式,他要打造app更多功能的資金籌措不易。另一方面,蓋夫尼的公司不容易找到適合的人手,他說年輕、充滿衝勁的程式設計師多半對設計老人家的記憶保險箱興趣缺缺,他們比較有興趣的是如何設計半夜兩點鐘叫車或送外賣服務的app,這些才是與他們生活有實際的相關性。
最關鍵的是,他自己也被挖角了:他在2015年接受了亞特蘭大Home Depot公司的資訊資深副總裁,「死亡app」的開發從此無限期延後。對蓋夫尼來說,這是一個簡單的理性估算,他知道開發產品困難很多,於是掉頭另尋他途,他遭遇的並不是攸關生死的抉擇。
對班尼特和Ideo的團隊來說,當然是有點失望。他原本期待透過他們的設計,能帶來文化上的重大轉變。不過,按照的作者慕亞倫的說法,如果從商業上的角度來看,After I Go(Keeps)做的其實完全沒錯。這個app不斷更新迭代,認真構想使用者最想要的是什麼,並努力滿足這些渴望,到最後發現要滿足這些渴望太過困難了,於是放棄另起爐灶。在網路上,我們仍可看到班尼特近年來持續推動「重新設計死亡」的演說。不過,生死大事,即使在數位利便的時代,仍絕不是一鍵搞定的易事。
參考資料:California Sunday,DesignBoom
更新時間|2023.09.12 20:27 臺北時間

支持鏡週刊

小心意大意義
小額贊助鏡週刊!

每月 $79 元全站看到飽
暢享無廣告閱讀體驗

延伸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