娛樂
2019.02.14 06:28 臺北時間

《沒有煙硝的愛情》太淒美 這場戲讓導演每看必哭

帕威帕利科斯基在拍片現場要求完美,往往一場戲可以拍10幾次。(東昊提供)
帕威帕利科斯基在拍片現場要求完美,往往一場戲可以拍10幾次。(東昊提供)
入圍本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最佳導演與最佳攝影3項獎的電影《沒有煙硝的愛情》由帕威帕利科斯基執導,全片主要在波蘭取景,並赴法國拍攝4天,透過攝影師烏卡斯查爾(Łukasz Żal)的鏡頭,以黑白色調呈現淒迷絕美的情境。
片中男女主角托瑪斯科特與喬安娜庫里格因歌唱結緣,民謠與音樂也成了全片非常重要的元素,透過從民謠獨唱、合唱到爵士風格等相同旋律的各種變奏,傳達時空與心境變化。帕利科斯基為蒐集相關音樂,花了好幾個月前往不同的民謠音樂節,並有一組人到處拍攝尋找精彩的表演者。開拍前導演與攝影師烏卡斯查爾也一起去看民族歌舞的彩排、試拍,尋找捕捉動作與舞蹈的方法。
波蘭攝影師烏卡斯查爾在帕威帕利科斯基導演的上一部作品《依達的抉擇》中就以4:3復古銀幕比例的黑白攝影讓影迷驚豔,帕利科斯基拍《沒有煙硝的愛情》繼續與他合作,但不想重複,希望以彩色拍攝拍出可以強化共產社會蒼涼的顏色感,可是始終找不到對的顏色,因此還是沿用上一部片的攝影形式。烏卡斯查爾比較2部的攝影時強調,新片因女主角散發的能量讓攝影機更常動起來,跟角色進退游移,變得更有情緒。
追求精緻但又要求自然的帕利科斯基,為了讓演員表演時,一切背景能配合得天衣無縫,往往一個場景拍了10幾次、甚至25次,仍然樂此不疲,還有一句對話拍了12小時的紀錄。女主角喬安娜庫里格也說,拍片時如果香菸在菸灰缸擺的位子不對,導演就會重拍,即使拍黑白片也會因覺得她的襯衫顏色不對要求更換。但導演卻強調,拍電影是一個不斷進化的過程,大量重寫、重拍就像蒸餾一般,留下最精華的部分。
帕利科斯基透露,他很愛《沒有煙硝的愛情》裡一場在柏林的戲:男主角打算跨越邊界到西方世界,遲遲等不到女主角,於是離去,而女主角此時卻坐在酒吧喝酒、跳舞。「我在拍這場戲時哭了、後來剪接時也哭了,現在仍讓我哭。」
男、女主角托瑪斯科特(左)與喬安娜庫里格因歌唱結緣,民謠與音樂也成了全片非常重要的元素。(東昊提供)
《沒有煙硝的愛情》工作人員眼中的帕利科斯基是完美主義者,他也承認這種近乎「雕刻」電影的拍片過程壓力很大,要承擔所有的後果。但製片譚雅賽格欽卻說,和帕利科斯基合作不是挑戰、而是一種特權,「到最後導演成了我的羅盤,和他工作每天都可以學到新東西。」
更新時間|2023.09.12 20:29 臺北時間

支持鏡週刊

小心意大意義
小額贊助鏡週刊!

每月 $79 元全站看到飽
暢享無廣告閱讀體驗

延伸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